“提成定下來了,項目金額的百分之十。”王姐第一個把消息帶回來。
組裡所有人都在歎氣,為什麼?如果早有政策,斤羽能拿二十萬。
看着二十萬從眼前飛走是什麼感覺,斤羽表示,受害人目前情緒穩定。
斤羽不光情緒穩定,還和池宇相視一笑,猜對了。
如果項目一直是斤羽推進的,根本不可能有提成,隻有那些老員工,老油條去想辦法,才有可能把事情定下來。
省城那麼大,企業家那麼多,區區一百萬,算得了什麼。再說了,就不能再擴大到全國嗎?
自己做不過來怎麼辦?
就不能和當地電視台合作嗎?
就不能再請幾個外包的團隊嗎?
隻要有錢賺,辦法總比困難多。
“其他電視台就不會效仿嗎?”林莫兮疑惑。
“當然會,所以很快價格就會被打下來。”
“那你還……”林莫兮有時候真的不理解斤羽的腦回路。
“這就叫烽火戲諸侯,我一個小小的實習生,能挑動這麼大的熱鬧,還能穩穩看戲,有沒有想一想,就很激動呢?”
林莫兮倒吸一口涼氣,她開始考慮,自己什麼都聽斤羽的,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組裡的人都在讨論這件事,拉一個項目十萬,放在2003年簡直是炸裂般的提成,誰不想要。
王姐也不想在組裡幹活了,一心想去省城拉人頭,又埋怨他們幹活的人竟然沒提成,實在不公平。
馬哥和李哥也開始抱怨,覺得在組裡幹活,耽誤了他們拿提成。
林莫兮很是不安,自己計算一下工作量,跑來找斤羽,說她也會剪輯,就算最後隻剩他們三個人,也能完成最後的工作,絕對不會耽誤事。
斤羽很是安慰,林莫兮真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品德高尚的人。
看看林莫兮又看看組裡已經開始散漫的衆人,悄聲說道:“人可以活成日子人,也可以活成樂子人,但千萬别活成隻知道抱怨的人。”
林莫兮覺得很有道理,跟随道:“這是不是就是,弱者抱怨環境,強者改變環境。”
最後的拍攝工作結束,隻剩下剪輯,組裡的人一轟而散,都去省城找關系賺提成。
隻有他們三個人泡在剪輯室裡,做最後的剪輯工作。
“從我們三個人開始,又從我們三個人結束。”林莫兮有些傷感。
“因利而聚,利盡則散。”斤羽回道。
林莫兮自然說出下一句,“因義而聚,義不盡人不散。”
“晚上桃林酒家,我請客。”埋在電腦前的池宇,抽空抛出一句。
“莫名其妙的請什麼客?”
“你們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哪怕沒有歃血為盟,最低限度也得吃個飯吧。”
三人哈哈大笑,看上去是被所有人抛棄的棄子,卻自得其樂的很。
李科長單獨安慰斤羽,讓她再接再厲,再創新高。
斤羽馬上表示,想做幾個關于城市環境的報道,這種情況下李科長自然是一口答應。
“你們三個人的配置就蠻好的,面包車還是給你們用,盡管去做,我肯定支持你。”
紀錄片做好後,母帶用十分精美的禮品盒包裝好,被台領導慎重的送給當事人。
VCD不知道有幾克,但禮品盒是實木雕花的,重達好幾斤。
而另外幾十份普通禮盒包裝的,是給他們送人用的。
電視台也開始播放起周孟兩人的紀錄片,不管有沒有人看,反正當事人是看得不亦樂乎,心潮澎湃。
尤其是第二天,接到老朋友們的電話恭維,裝作一臉平靜,雲淡風輕回一句,“小事而已,不足挂齒。”
挂下電話,嘴角翹的比耳根子還高。
一百萬買到的情緒價值,遠勝一百萬。
為什麼這事别人不能做,因為紀錄片最後要在電視台播放才能完成情緒價值的收割。
拍了不能播,誰會花這個錢。
周四化将禮品盒直接擺到了客廳的博古架上,還穩居C位,古董花瓶都隻能給它作配。
住在周家的程娟正在給自己的老爸打電話抱怨,“周澤根本不理我,他直接搬到工廠去住,就是為了避開我。”
“男女之間就那麼點事,還用得着我教嗎?我當初還瞧不上你媽呢,不也還是生了你嗎?”程懷貴的聲音,直白的不帶半點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