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便是各種被開罰單的鏡頭,全都是極為離譜的理由。池宇争辯兩句,還要被罵,随手就将罰單從五十升級為一百。
出租車,卡車,私家車,鏡頭裡的車子一直在換,路線也在換,永恒不變的是罰單永遠雖遲但到。
雖然廣林電視台的收視率不高,但總有一撥觀衆,習慣性的每天看看廣林發生的新聞,以及又有什麼店家打折促銷。
看到專題報告,有人選擇性忽略,有人卻特意調高了音量,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不多時,就有人打電話四處通知親友。
“快看咱們市台,終于有人給我們作主了。”
“李哥,這是不是你說的采訪,雖然打了碼,但我一眼就看到,那個穿黃色衣服的人,肯定是你。”
“領導,趕緊打開電視,市台在說我們罰款的事。”
但凡有利益聯系的人,都快速呼朋喚友,打開電視看看到底怎麼報道。
也幸好現在是2003年,手機已經開始普及。老人和孩子可能沒有,但稍稍有點條件的年輕人,怎麼也得買台手機,方便聯絡。
而且,現在還有一種神機叫小靈通,相當于移動的坐機,充上幾百塊電話費,就能免費送一個。
甭管好不好看,功能多不多,對于不出遠門的人來說,好用便宜就是王道。
短時間内,專題報道的收視率開始呈上升趨勢,有些把電視當背景的人,也在聽到内容到,慢慢擡頭,神色也開始專注起來。
池宇将暗訪拿到的罰單排成一行,電視屏幕用大号字體放上一張表格,時間金額以及理由,讓人一目了然。
這後便是對交警的采訪,打碼加變聲,讓人根本看不出他的真實身份。
而這位接受采訪的當事人,也一臉緊張的坐在自己家的沙發上,看着報道。
果然如他們所說,剪輯的很好,意思表達準确,也顯出他的正直善良。
領導則是在看到自己單位有人接受采訪,卻不提前通知單位時,氣得重重一拍面前的茶幾,“反了天了。”
“查,查這個人是誰。”
報道仍在繼續,采訪之後,更是電視台的三人組上門去單位采訪領導。
雖然時間有限,但斤羽依然将他的整段回複,完整放了上去,讓觀衆品一品,什麼叫廢話文學。
斤柏春看到這一段,都被逗樂了。
“還真是領導作派,一個樣。我都懷疑他們是不是培訓過,一個師傅教出來的。”
周澤在家裡,對着父母一臉驕傲道:“他們是不是很厲害。”
“嗯,确實很厲害。”周四化心不在焉。
周母提醒兒子,“明天你程伯伯來家裡坐客,你可得好好接待。”
“知道了。”周澤歎了口氣。
老爸都說不逼他和程娟結婚了,但程娟的父親程懷貴忽然來廣林,讓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不會是給他閨女當說客來的吧。
“我和程懷貴有生意要談,程娟跟來你就陪一下,不能連主人家的風度都不要吧。”
“我知道了。”周澤還能說什麼呢。
報道到了尾聲,視頻播放的是一張張罰單的特寫鏡頭,但有清晰有力的聲音正在說道:“執法部門本該是老百姓的守護神,是公平正義的天平上,那雙擺放砝碼的手。一旦這雙手,開始成為天平的其中一方,那公平和正義就會轟然倒塌,蕩然無存。”
“我們不知道領導是出于何種目的,将罰款金額當作任務下發到警員的身上。甚至,用完不成就扣工資的手段,威脅警員。但我們可以想一想,長此以往,警民關系會變成什麼樣?”
“老百姓從有困難找警察,變成躲着警察走,警員從執法者形像,變成加重老百姓負擔的不公正形像。往後,我們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消除老百姓心裡留下的惡劣印象。”
“任何一個決策,如果隻顧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的影響,那這個決策是不是應該再慎重考慮之後,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我們真誠的建議,執法機關應該取消所有創收項目,讓他們的工作回歸本質,而不是讓執法機關本身,成為法律的攔路石。”
聲音結束,報道結束,看着字幕上滾動播出的名字。
斤柏春贊揚道:“這個報道一看就是用了心的,也難怪,這麼多人都參加了。”
李科長,王姐,還有幾個領導全都出現在字幕名單上。
斤羽微笑,“當然,出力最多的,是領導。我們幾個,就是跑跑腿而已。”
“那就好,我就怕你在單位跟人争什麼長短,你一個實習生小年輕,聽領導的話就好。聽領導的話,永遠沒錯。”
“老爸說的對。”斤羽臭美的想,按老爸的說法,我就是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