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很喜歡這種冰山的類型,但盛柏更喜歡性格開朗的男生,要不是和姜玚從小一起長大,加上他俊朗的外表,她還真受不了這種問一句才答一句的性格。
“叔叔呢?”盛柏随便找了個話題。
随着豌豆射手吐出綠色豆豆的聲效,姜玚點着鼠标說道:“晚上有應酬,還沒回來。”
姜玚的家庭情況有些小複雜,父母在他剛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就離婚了,他三歲左右時,姜玚媽媽再婚了,夫妻感情很好,姜玚就直接稱呼繼父為爸爸,他也把姜玚視若己出。
姜玚爸爸做些小生意,算不上大富大貴,也賺了不少錢,姜玚從來不缺最新款的電子産品。
盛柏爸爸也創業過,但平均每次創業三年就要關一次門,打幾年工,再出來創業,折騰了大半輩子,也沒折騰出什麼名堂。
盛柏又想了想,時間過去有些久了,她不記得當下都流行什麼,隻好提一個保守的問題:“暑假作業你寫完了嗎?”
“還剩幾篇作文,你寫了嗎?明天借我看看。”比起其他科目,姜玚隻有語文成績不算太好。
盛柏和姜玚兩人的班級挨着是隔壁班,大部分任課老師是一樣的,語數英三門主課老師卻不同,暑假作業老師也不太認真檢查,姜玚就想偷懶一下。
盛柏點點頭:“我回去看看,應該寫了。”
盛柏是個學渣,但就語文算是學得還不錯。
她小學時成績還挺靠前的,學了奧數考上了大學附屬中學,附中直接歸大學管理,算是民辦學校,後來等她畢業了幾年後才改成公立學校。
附中除了大學老師的孩子之外,在後來的改革前學生們都要參加小升初考試,姜玚就是子弟,升學到附中不用考試,不過要盛柏來說,姜玚就算參加考試也肯定能高分考進來。
附中的教學質量很高,是排在全市前三的重點中學,盛柏媽媽工作的市三中也不錯,排在十名左右,不過還是比不上附中,附中的高中部每年都有二三十人考上清北,這個數量在他們整體教學質量一般的省份已經很好了。
姜玚後來就一路考進了清華,畢業後出國讀博,盛柏隻能仰望他。
初一的考試還沒那麼頻繁,學的也不深,盛柏還考到過全班前十,上了初二,她就有些受不了每周周測每月月考的重點中學快節奏,她開始上課跑神不聽講,成績一落千丈,初二後就一點點掉到全班倒數前十。
中考前狠狠補了課,成績距離市三中的錄取線也很遙遠,完全夠不上,她隻考上了一個普通高中,盛柏的父母思索再三,認為以她的狀态,到了好的高中也沒用,就和初中一樣不學習,還不如省了這筆不菲的擇校費,沒有讓她轉到重點高中就讀。
在普通高中念書,小測頻率變低了,但月考還是不變的,盛柏的厭學并沒有好轉,成績一直還是很差,上課依舊不聽講,課下狂看日漫美劇和網文,直到高三的最後半年,她發現再不認真學習,連大學都考不上了,于是下定決心悶着頭苦學了幾個月,最後考上了一個普通一本大學。
大學的專業是胡亂選的,結果還被調劑了,專業課算不上多喜歡,但也不讨厭,沒有那麼多考試,又遇到了些不錯的老師,盛柏也就能學進去了,工作後靠着網上的資源自學了不少感興趣的知識,基本都能啃下來。
重回到十年前,盛柏很難講清自己複雜的情緒,但這次她已經知道好好學習的意義了,和姜玚上大學時的經曆一比較,至少去一個好大學,她就能見到更大的世界,有更多的選擇面。
可惜盛柏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兩三年,現在是什麼知識點都忘光了。
初中的所有考試科目裡,她都不怎麼聽講,不過仗着從小愛看書的底子,語文成績還不錯。
距離中考還有一年,盛柏覺得以她的學習能力,加上附中老師的教學水平,她隻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做題,先不說附中或市三中,但應該能考上一個比之前更好的高中。
不過她忘了一件事。
還是姜玚随口提醒了她:“開學好像就要摸底考,你複習了嗎?”
提着幾斤重的半個西瓜,盛柏都僵硬了:“……還有幾天開學?”
“今年運氣不錯,九月一号是周六,學校這次很仁慈,二号報道,正好假期還有一周,三号周一正式開學,我估計開學這一周哪天就會考試。”姜玚這局遊戲打完了,關上電腦,知道盛柏考前會焦慮,連忙安撫道,“沒事,我也沒有複習。”
咱倆能一樣嗎?
盛柏無力地歎了口氣,盡管已經經過工作幾年的磨練,她沒有過去那麼在意考試成績的好壞,但好歹以前還學了一點,現在是忘得一幹二淨,原本想着距離月考至少還有一個月,她還不是太着急。
這會兒倒好了,盛柏趕緊回家把西瓜丢給媽媽,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翻箱倒櫃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