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中的家屬院和附中大概有十幾二十分鐘的車程,路上盛柏和姜玚媽媽講:“阿姨,你都不知道,姜玚這幾天當小老師上瘾了。”
姜玚很佩服盛柏的善談,和誰都能聊起來,不像他常常不知道說什麼。
姜玚媽媽握着方向盤,盯着擁擠的道路,笑道:“玚玚教得怎麼樣?不會誤人子弟吧?”
盛柏搖了搖頭,認真誇獎道:“他講得可好了!我覺得是遺傳了阿姨的教書天賦。”
姜玚媽媽忍不住地笑出聲,她很喜歡盛柏的活潑性格,又在後視鏡瞥了眼安靜的兒子,微微歎氣,姜玚要是能再外向一點就好了。
眼看着就要到附中校門口,路兩旁停滿了送孩子的車輛,姜玚媽媽也不想在這兒擠着,不打算多停留,稍微靠邊一點,把他倆放下,就往隔壁大學駛去了。
盛柏打量了一下校門口,她沒再回來過,因為後來考得不好,不好意思來看望老師。
這會兒稍微多看了幾眼,才注意到校門口這些家長的車好多都是奔馳寶馬奧迪,盛柏對車标不敏感,這三個還是知道一點的。姜玚父母一人一輛,不是這三個牌子,她就一直沒搞清楚具體是什麼牌子,但每輛應該都比她家的那台轎車貴一些。
盛柏還看見一輛車型流暢的跑車,扯着姜玚驚歎道:“你看那個,好漂亮的車,粉白色好像還在太陽下還閃着熒光,盾牌上有匹馬,這是什麼牌子?”
姜玚對車的了解還是多一些的,但她這個描述讓他分辨不出來,稍微繞過去看了眼車标,滿足一下青梅的好奇心:“中間那是牛,這是蘭博基尼。”
盛柏聽過蘭博基尼的大名,發出樸素的感慨:“開這個車接送孩子感覺不太方便,校門口上下學都挺擠的。”
姜玚比盛柏對這種事更敏感,哪怕他家和盛柏家一樣,都不強調什麼名牌,但他父母還是給他買了一些,他每次穿着新買的球鞋到校,他沒有刻意炫耀,但很多男生都知道這是什麼名牌,總會自動圍過來。
姜玚自然也就聽到了些酸話,還有同學刻意拿他和另一個家境更好的男生比較,想要激發他們的矛盾,他自己沒有攀比心,反倒和那個男生成為了好朋友,他也因此确确實實知道同學之間會在物質上攀比。
盛柏則是完全意識不到,她有一顆寶貴的平常心,看見蘭博基尼跑車會誇耀車型流線,吐槽顔色是五彩斑斓的白,還會覺得這種車不适合接送孩子。
姜玚微微揚起唇角,正要順着講兩句擁堵的校門口,一個女生從白色寶馬車副駕下來,朝盛柏打招呼。
盛柏頓了一下,把她的模樣和名字對上來:“俞珊,好久不見啊。”
她們倆初中關系還蠻好的,她記得俞珊在大學沒上幾天又重新申請了國外的學校,盡管碩士畢業後又回國了,她們後來的友誼也慢慢隻剩下朋友圈的點贊。
俞珊長相明豔,也許是家境優越的緣故,她并沒有刻意打扮,氣質也比同齡女生更成熟一些。
“你去哪裡玩了嗎?我記得附中的暑假有出國研學活動,你去了嗎?”俞珊問道。
“沒有,我就在附近山裡避避暑。”盛柏記得這個出國研學要花好幾萬。
俞珊感歎道:“沒去是對的,我有個朋友就參加了,不停給我吐槽,走馬觀花看些景點,還有老師管着,一點都不自由,暑假我去意大利玩了十幾天,什麼都好,就是天氣太熱了,冰淇淋倒是很好吃,可惜不能帶回來,隻有巧克力,待會兒到教室了,就給你拿。”
“謝謝啊。”盛柏又好奇追問:“鬥獸場是什麼樣子的啊?”
俞珊回憶着:“中間很空曠,沒什麼人,和那個電影裡完全不一樣。”
“哪部片子啊?”盛柏問道。
“我記不得名字了,好像是咱倆一起看的,你還說導演拍過《末路狂花》。”俞珊想了半天沒想起來電影名,又順着聊起暑假上映的電影。
盛柏對個别電影有些印象,一邊回想,一邊和俞珊往教學樓的三層走去。
附中的學生很多,每個年級都有二十個左右的班級,三棟樓平行排着,一個年級一棟樓,中間用回廊連接着,教學樓形成一個“山”字。
姜玚安靜的和她們一起走到十班教室門口,他在九班,和盛柏告别:“到時候結束了咱倆坐公交車回去。”
盛柏點點頭,他們估計中午也就報道完了,不用麻煩姜玚媽媽再跑一趟。
等姜玚和她們分開,俞珊才揶揄地笑着問盛柏:“那就是你常提到的竹馬?”
一進教室,盛柏的注意力都在找她的座位上,聽到俞珊的調侃,她帶了些微妙的心情糾正又多加解釋了兩句:“姜玚和我是發小,我倆兩對門,從小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