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彈劾周家的奏折都上的差不多了,也不見皇帝有什麼動作,除了每日将彈劾的奏折讓内監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念上一遍,在說上幾句不輕也不重的話,如‘朕竟不知重臣罪深至此,實在是他這個做聖上的昏聩了,愧對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周家三朝元老,朕不查至此,緻使周家一錯再錯,朕愧對先帝’等等諸如此類。
皇帝這般動作,有心眼尖的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但又怕槍打出頭鳥,萬一自己會錯了意,豈不是要大禍臨頭。所以事情一拖再拖,到最後,雖然已經沒有了關于周家惡行的奏折,周府的掌家人也一直稱病沒上朝,但皇帝還是遲遲沒有一個決斷。
周家人就這麼提心吊膽的等着,整日惶惶不可終日。為表誠意,在周丕受完刑後的第三天,并不等他傷好,他們便直接将人送到了邊疆,任其自生自滅。
這日議完朝政,皇帝并沒有要散朝的意思,反而還難得的與衆大臣閑聊了起來。不知是哪個提起了先帝,說的這些個老臣個個涕淚橫流,思緒萬千。
不知又是誰提了一句,周家當年和先帝禦駕親征,為保先帝安危犧牲了家裡的四個兒子。如今的周閣老是當年周家唯一活下來的兒子,為了對得起犧牲掉的幾個兄弟,他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周家,盡心盡力将兄弟們的後人都培養壯大,隻想日後九泉之下能對的起他這幾個兄弟。
如今因為他的孫兒頑劣不堪,帶累了整個周家,周閣老實在是無顔面對九泉之下的父母兄弟,請求皇上隔去他閣老一職,賜其死罪,隻求看在為國捐軀的周家兒郎們的份上,給他們的後人留一份體面。
此話一出,衆臣全都拜倒跪服,祈求皇帝網開一面。皇帝在陣陣開恩聲中勉為其難的下了旨意。隔去周隔老一職,準其在家頤養天年,将私沒的土地全部歸還,并将天價罰金上繳國庫,順便提醒了下其他官員如有相似狀況者,自行到國庫上繳罰金,态度端正者可免受責罰。凡周閣老這一脈中有罪大惡極者交由大理寺監定罪論處,罪不大者予以書面警告,旁系無幹者不受牽連可繼續在朝為官。
事情弄到最後也就是罷官罰錢,并無人員傷亡,且也并未抄除周家的家産,算是留了些許體面,讓周閣老頤養天年,隻是這一支的後人日後若是在想為官恐怕千難萬難。
至于旁的并不在朝廷中擔任要職的周家人算是有驚無險的都保存了下來。經此一役,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朝中老臣紛紛會意,排着隊去國庫上繳罰金,一時間大梁的國庫充盈的程度可謂之最。
“姐姐,妹妹今日來,就是來感謝姐夫的。若不是姐夫帶頭,衆官員哪敢出來求情,周家能囫囵個出來,還要多謝姐夫。”周姨母笑的開顔。
何氏看一眼她送來的禮物,确确實實是下了血本的,别的不說,光是千金難求的百年人參就價值不菲。
“妹妹,聖上才剛剛對周家下了手,又借機敲打了朝廷百官,不得奢靡浪費,你此時如此張揚,這不是害了你姐夫嗎,你快些拿回去吧。”何氏看着那百年老參不無可惜,為了給她體弱多病的兒子補身子,她也是多年苦尋無果,如今就在眼前,卻不敢要。
周姨母忙道:“姐姐,妹妹并無此意呀,姐姐若是怕有心之人編排,旁的這些我怎麼拿來的就怎麼拿回去,隻這百年人參,姐姐一定得收着,這不過是我這做姨母的對外甥的一點心意,姐姐不收就是嫌棄了我和妹夫,我們從此便再不來登門。”
見周姨母如此,何氏勉為其難道:“那好吧,這參我便收下了,謝妹妹一片心意,其他的物件還請妹妹拿回去,樹大招風的道理我相信妹妹你比我更懂,如今我和你姐夫隻想安穩度日。”
周姨母連連稱是。
這邊周葉兒由關玥兒陪着說些閑話。
“這次還要多謝姨母和姨丈。”周葉兒内心并不服氣,她覺得事情本就是因關玥兒起,若不是關玥兒,他們周家怎會一夜之間淪落至此。可心裡在不服氣,嘴上也隻能說着感激的話,正所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關玥兒知她嘴上所說并非她内心所想,也隻同她敷衍:“親戚之間互相幫襯本是應當,表妹何必客氣。”
周葉兒内心更不爽了,事情明明就由她而起,此刻她竟還有臉在這裡堂而皇之的受她感謝。
“不過,表姐,我還真是佩服你的手段,怪道你能放着丞相都不嫁,原來是結識了肖世子,不過你又是怎麼讓他二人同時為你所用的,葉兒也想學習一二。”周葉兒到底沒忍住,有意惹關玥兒不痛快。
關玥兒冷笑一聲,心想這樣就沉不住氣了,她氣定神閑道:“無他,漂亮就行。”你們想聽我辯解,我偏不辯解,氣不死你。
周葉兒一時氣結,被關玥兒噎的說不出話來。兩人一時都不說話,氣氛也變得沉悶起來。
“姐姐,後日皇後娘娘舉辦宮宴,邀請了各家娘子進宮同樂,如今姐姐也算得上是這汴京城裡的風雲人物,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吧。”這是暗諷關玥兒之前身份卑微。
“不勞表妹操心,姐姐知曉的。”關玥兒并不想去勞什子皇宮,可能是宮鬥小說看多了,皇宮在她眼裡就是是非之地,她有一種本能抗拒。
可這次皇上剛大手筆整頓了朝綱,未免人心不穩,這邊皇後娘娘便負責安撫,開了宮宴,與百官同樂,算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吧。所以京中衆女眷無有敢不應者,包括關玥兒,也在受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