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點太巧了,無論徐娘子還是李明雲都上趕着給她答案。宋亦慈站在回春堂廊下,深吸口氣,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現在先搞事業要緊,她提着裙擺快步走進回春堂,衆人見她出現,紛紛出言關心。
“宋神醫,好些日子沒看見你了。”
“宋神醫,病可是好了。”
“行醫太過辛苦,還是要多多保重身體。”
宋亦慈笑着點點頭:“已經大好了,勞煩各位鄉親關心。”
她快步走向講案衣袂翻飛,醫學堂的第一步已經成型了,向鄉親普及醫學常識。
現在她要開始第二步,要選人出來學得更精細專業。
“各位鄉親,已經在回春堂聽學兩月,大家已經掌握了醫學常識,現在回春堂将暫時停課。”
宋亦慈此話一出台下炸開了鍋。
“怎麼停課了,我還想再學些。”
“宋神醫,你之前不是說想學一直都可以來的嗎?”
宋亦慈繼續道:“鄉親們你們現在基礎的理論有了,醫學浩瀚大海,需要分科别類,現在回春堂暫且停課,是為了大家學得更深入。”
“回春堂将成立醫學堂,将開設内科、外科、産科、骨科,針灸還有急救等六科,分門别類,各位有想學各位鄉親想學,隻要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即可。”
意識到隻是暫且停課,且以後會開設更多課程,鄉親們逐漸放下心來。
“這樣豈不是學得更精更細了。”
“還可以繼續學,那就好。”
“我要去産科,我先報名。”
宋亦慈接着道:“現在醫學堂還在籌備,我将選出幾人親自教授,然後在由她們開設各自學科,等會有意願可以留下。”
鄉親們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承擔教學太過沉重,有人覺得能夠得到親自教學實屬難得。
課程散去,隻留下幾人。
宋亦慈笑着看向留下幾人,還均是熟人,她居然看見留下的人裡還有葉語君,這倒是讓她很意外。
她看着留下幾人心中計量,呂婷負責針灸,上官靜負責内科,葉語君負責外科,王穩婆負責産科,劉武負責骨科,李二妞負責急救。
“你們既然已經留下,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考量。”
宋亦慈攤開宣紙,上面已經寫好分類六科,放在教學醫案上,“現在你們自己來選吧。”
王穩婆率先出手,拿走産科那頁宣紙:“各位我便先下手了,各位莫怪啊。”
宋亦慈微笑道:“王娘子拿着這個最合适,你也是經驗最豐富的。”
王穩婆笑嘻嘻:“宋神醫,你到時候一定得手把手教我轉胎兒的本事啊。”
宋亦慈點點頭:“自然。”
秋楓抱着幾本古籍放在王穩婆身前,宋亦慈已經将古籍中關于生産相關标準出來,隻有薄薄幾頁,她憑借自己規培産科的經曆加了幾頁上去,仍然寥寥。
宋亦慈道:“這上面已經詳細寫了手法,隻是世間為女子接生多為穩婆間口口相傳,日後還需要王娘子補充才是,到時候流傳下去。”
王穩婆笑着接過:“我還能參與編撰書。”
宋亦慈點點頭肯定:“王娘子你所了解比我知之更甚,當然能編書。”
王穩婆笑得更開心了。
上官靜難得沒有退縮,第二個上前拿了内科的宣紙。
上官靜語氣還是怯生生的:“宋姐姐,我想學内科,我在家時偷偷讀過很多古籍,書架上内科的書籍我很多都看過,你能不能讓我試試。”
宋亦慈看着她,内科涉及面廣且雜,需要大量的醫學藥理常識儲備,她是最适合的。
宋亦慈拉着她的手:“你什麼都好,就是太多怯懦,日後你要自信點。”
上官靜不可置信,宋亦慈竟然真将内科交給她,上官靜還未來得及感動,就從秋楓手中接過一大摞書,果然是最多最厚的。
葉語君拿過寫着外科的宣紙,“我就當仁不讓了,宋亦慈,遲早有一日我會成為醫學聖手。”
宋亦慈笑道:“你留下來倒是讓我意外,想必葉小姐已經讀過外科分類裡的古籍。”
葉語君仔細打量書籍,自信道:“這些我當然全部讀過。”
“既然如此,秋楓。”秋楓從内間拿出一本外封簡陋書籍,外封上寫着《中醫外科學》遞給葉語君。
葉語君接過書籍瞪大雙眼,不可置信道:“這是何人所寫,為何其中理論我從未聽說過。”
宋亦慈當然不好意思承認是自己寫的,她默寫下的《中醫外科學》的教學教材,這畢竟是承中華五千年大成,放到古代當然是虐渣神作。
葉語君如此驚訝,她也不意外,一衆人圍上來相互傳閱,啧啧稱奇。
當然還有關于其他學科書籍,隻是時間太短,她還沒來得及默出來。
葉語君驚叫:“你寫的。”
宋亦慈頗為不好意思:“我默寫下來的。”
其間理論集大家之所成,絕非凡品,當初葉語君還有幾分自信能夠超越宋亦慈,現在看到這本書,自己所學不過她所知的皮毛。
葉語君不可相信問道:“日後我真的能跟着你學?”
“當然可以,不過跟着我學有一點,在座諸位均需做到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