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定下回京的計劃,二話不說,雲疏雨便動身回去,這一路上,宗政麗陽自然還是要随同一起,她們留下了孟绯煙在杜阡,她是個有主見,善謀斷的人,有她在,茶鋪經營不會出現問題。
但幾人遠遠不知她們不在的這段時間,京都發生了大事。
這也是為何萬清安一去不返的原因。
幾人隻道是萬清安回京後有事耽擱,不曾想是因為戰事。
靈朝邊鄰國靳國,其大将領仲光率三萬兵馬侵犯靈朝東界限。通明帝當即遣我朝特使帶人前去通報東、南二郡邊關守軍領軍前去迎戰。
大戰一觸即發。
仲光本以為靈朝太後不再當政,靈朝的國土會十分容易拿下,但不曾想到那一直被太後庇護下長大的皇帝也有些本事,反應及時,二郡守軍殺他個措手不及,最終逃回了靳國。
喜報傳來,京都百姓聞聲喝彩,鬥志昂揚,通明帝也不例外,着人乘勝追擊。
但仲光一旦逃回了靳國,靈軍也别無辦法,于是通明帝遣人去向靳國國君讨要說法。
靳國貿然進攻,又沒有出兵的正當理由,自然理虧,他們想要化幹戈為玉帛,就此翻篇。
通明帝着人向其讨要黃金白銀各二十萬兩,對方不同意,以退為進,說是為了與靈朝結好,特意将靳國三皇子送入靈朝為質。
大家心知肚明,靳國三皇子不過是個最不受寵的皇子,被靳國拿來當做替罪羊罷了,明擺就是一件工具。
靳國又加碼三十萬兩白銀,請求三皇子入靈朝為質。
通明帝也不願動兵勞民,于是應下。
一場戰役時限半月餘,就處置完畢,京都也逐漸恢複了一如既往的熱鬧安甯,唯獨民衆激昂的情緒還未徹底散去。
此時盧氏雲常自是不知道雲疏雨将要回來的消息,她們每日招呼茶客們,和笑口開合作着時令茶飲,準備雲徽等等,日子重複卻不無聊。
章娘子和武莊似乎在此期間心有默契,彼此無言但心中已經認定了對方。
武莊待靈靈極好,尤其喜歡準備碩大的水蜜桃給她,讓靈靈總偷偷問章娘子,“娘親,武叔叔怎麼總給我水蜜桃啊?”
這時,章娘子會說,“靈靈小笨蛋,武叔叔是疼你啊。”
見狀,莫大姐也會打趣,這分明是愛屋及烏!
說起來她們三個茶鋪的新員工也已經入職大半月了,上手一切都還熟悉,各自分工。
像小秋,她人伶俐聰明,不是幫人跑腿便是招呼客人,熱情又讨人喜歡。
莫大姐自己穩重開朗,幹些雜活,灑掃灑掃,若是茶客有什麼疑難,她也會上前去給解決。
而陸明自是接手了盧氏的算賬活兒,他頭腦好使,算起賬來比盧氏還要快且準。
雲氏百茶有她們七個管理,每個人身上都輕松了不少,隻要幹好自己的那份活。
豔陽高照,熱風襲來也絲毫不解熱。
小秋手上拿着個小扇子,一邊扇風一邊嘴裡說着最近新鮮好玩的事。
“對了,莫姐你知道那靳國的質子要來?”
莫大姐拿着抹布在細心擦拭房頂上的茶牌,搖了搖頭。
“這你都不知道?”小秋吃驚,來了興趣,用手比劃道:“那靳國的國君有四個兒子,這三皇子獨獨最不受寵,也就是将要來我們靈朝做質子的。”
莫大姐睜大眼睛,“這都是他的兒子,為什麼不疼他呢?”
小秋搖搖頭,“哎”了一聲,“聽說啊,這個三皇子的母親是下人,還不是宮裡的下人,而是靳國一個王府的下人,好像說是她爬上了靳國國君的床才生下的三皇子,所以啊,靳國國君就不喜歡他這個兒子。”
莫大姐若有所懂,原來是這樣的,這事聽着還挺戲劇性。
小秋還想多說什麼,見到盧氏過來,也連忙閉上了嘴,站起來給茶鋪幫忙。
盧氏這一趟是要出去采買些藥材茶料,叮囑她們幾句後,便拐出了茶鋪巷子。
此時生意倒是不忙,小秋快速煽動着手上的小圓扇,以此減少些皮膚感知到的悶熱。
她餘光向外一瞥,隻見門外進了來個姑娘,身條纖細,面容姣白,如霜般細膩,一雙眼眸如同湖水般平靜。
小秋以為是沒見過面的茶客,搖着小扇便迎了上去。
“這位姑娘喝些什麼?”她熱情地問道。
正打算将人迎進來坐,隻聽靈靈清脆的聲音傳來——
“雲姐姐!——”
靈靈沖了過來,然後抱住了雲疏雨的雙腿,瞪着兩顆大葡萄眼睛看她。
雲疏雨想念地摸了摸她小腦瓜,又想掐掐她豐盈的小臉。
一旁,小秋似是回憶起什麼,手裡扇子停下,“你是雲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