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工作人員,最少的都和他一起共事了三年。
船一出海,他們這些人就要朝夕相處一兩個月,都是實打實的兄弟。
但那些旅客和偷渡客,隻想着鬧事兒,搶奪船上的物資,他本身就不太喜歡這些人。
所以在自己允許的範圍内,讓船員們占點小便宜也不是什麼大事兒。
更何況,集裝箱的重量都是按噸計算的,即便這些人拿走了一些東西,其實也很明顯。
這些事情完全能遮掩過去,要是這些東西能讓船員們生活好一點,何樂而不為呢。
随着時間的推移,貨艙裡已經被旅客和船上的工作人員,擠得密密麻麻,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了。
在這種情況下,集裝箱根本打不開。
集裝箱的打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集裝箱側面的小門,進入集裝箱内部,拿取裡邊的物品。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直接将集裝箱頂部的卡扣去掉,将集裝箱四周的圍擋散開。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采取第二種方式才行,可惜的是,貨艙裡已經沒有空間可以拆集裝箱了。
集裝箱也沒法運輸到甲闆上,現在沒有吊車,僅僅依靠人力,肯定是無法運上去的。
無奈之下,周船長隻好拿着擴音器:
“各位旅客朋友們,請退回至貨艙門口”
“打開集裝箱需要空間,請留出大量空間給集裝箱”
“請旅客朋友們不要發出動靜兒,周圍的船隻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着我們”
“如果再繼續騷亂下去,我不介意采取強制措施和手段”
周船長連說了三四遍,貨艙才漸漸安靜下去。
開起集裝箱這件事兒,對于大部分玩家來說,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兒。
現在亂哄哄的,也确實不太合适。
别到時候集裝箱還沒打開,就被其他船隻盯上。
所以,玩家們都開始慢慢退出貨艙,留出足夠的空間後,一些玩家就停住了退出的步伐,盯着船員們的動作。
随着叉車的慢慢啟動,第一個集裝箱被放在了貨艙的空地上。
工作人員爬上集裝箱,同時打開卡扣和上層封頂。
随着“轟隆”一聲巨響,第一個集裝箱被打開了。
聽到這個聲音後,旅客和船上的工作人員,都變得激動了起來了,她們開始沸騰,即便渾身都是汗水,也像是絲毫感受不到一樣。
這些人雙目通紅,都緊緊地盯着集裝箱,生怕看漏一個東西。
周船長看到這一幕,又拿起了手中的擴音器,重複着讓人安靜下來。
等喧嚣的氛圍漸漸控制住後,船長才讓船員散開,開始一點一點盤算着集裝箱内的物資。
每拿出來一件物資,就有人進行登記。
周圍的人全部看着這一幕,也沒人整出什麼幺蛾子。
但可惜的是,第一個集裝箱裡都是一些衣物之類的,并沒有夾帶什麼吃的東西。
不過這些衣物也不是全然沒用,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衣物還是挺有用的。
太陽被火山灰遮蔽,海面上的日照不足,再加上輪船遠離陸地,感受不到岩漿的熱量。
所以海面上的溫度,已經下降到二十多度的樣子了。
随着時間的逝去,恐怕溫度還會變得越來越低,人的體感溫度甚至會降到更低。
很多玩家和原住民上船的時候,都沒想到這一層,拿的最厚實的衣服,無非就是一些薄外套之類的。
随着溫度的降低,人們都是将床單、褥子簡單縫在一起,披在身上,做成一個簡易的防寒披風罷了。
現在,這一集裝箱衣服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解人們的燃眉之急。
從衣服的剪裁和質量上來說,這些衣服應該還是大牌子。
雖然裡邊沒有棉服、羽絨服之類的厚衣服,但毛衣、加絨外套也是很頂用的。
将這個集裝箱内的物資登記完成後,當即就把這些東西分了分。
平均每個人都分到了毛衣和長褲。
那些沒有分到毛衣的人,則會分到兩件長袖。
總體而言,這次的物資分配還算是公平。
剩下一些沒人要的短袖,就整理整齊,堆放在貨艙空閑的地方。
這些短袖的用處也不小,可以用來封窗戶,能簡單地抵擋一下大顆粒火山灰的侵襲。
空置的集裝箱也沒浪費,将其重新扣好之後,再用電鋸割開窗口,用短袖将窗口封住,妥妥地就是一個小房子,裡邊能住不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