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祥瑞的預言為真,是否意味着哪怕朕現在下诏二廢太子,朕的諸多兒子裡也會有人在這個月内抱出一個肥肥胖胖的優秀皇孫?
康熙再次陷入遲疑。
他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在這件事上,他不得不迷信。
畢竟——
大清江山的未來很可能就是他的一念間。
……
……
陽春三月,枯樹冒出嫩芽,經過一個月的深思熟慮的康熙終于下定了決心。
他将他所有已經成年的兒子們召集起來,詢問各自後院的子孫情況。
皇子們其實也都知道皇阿瑪是因為至今沒法做出決斷才二立太子,内心深處并無傳位太子胤礽之意,如今皇阿瑪親自詢問各家子孫的情況,紛紛将自家兒子中最優秀的幾個提出來一通猛誇,什麼三歲識字、五歲作詩、過目不忘、天生神力……
天花亂墜的吹噓聽得康熙眉頭緊皺,冷不防看向始終在兄弟間保持沉默的胤禛:“老四,朕記得你膝下如今有了兩個兒子。”
“回皇阿瑪的話,兒子目前有弘時和弘晝兩個兒子,弘時今年滿九歲,弘晝去年十一月出生。”
“才出生的孩子自然不必多問,倒是那弘時——學業情況如何?”
康熙眯眼問胤禛。
胤禛苦笑道:“謝皇阿瑪關愛,可惜弘時并非可造之材,不論是背書還是騎射或是西洋學問,全都……”
“你給弘時請了西洋老師?”
康熙詫異。
胤禛道:“皇阿瑪時常教誨我們,西洋人的東西雖是奇巧淫技,卻也不能小觑,何況西洋人的幾何算數題目确實益智。”
“那他學得怎麼樣?”
“學得……”
胤禛羞愧地低下頭。
其餘阿哥們見狀,紛紛向康熙禀告自家跟随西洋傳教士學習幾何算數的聰慧情況,試圖以此獲得皇阿瑪更多的青睐。
然而——
因為祥瑞的預言,康熙根本不會考慮從已出生的九十多名皇孫中選擇大清繼承人,向皇子們詢問皇孫的學問情況不過是個幌子,目的是——
“……除去這些已經在玉牒上的,你們後院可還有希望再添新皇孫?”
“這——”
阿哥們齊齊啞火。
胤禛卻擡起頭,道:“回皇阿瑪的話,兒子後院年氏前些日子已經确診有孕。”
“哦?什麼時候的事?孩子如今幾個月了?”
康熙不動聲色。
胤禛道:“回皇阿瑪,年氏的身孕是上個月底确定的,醫生說不出意外的話十月左右能夠生育,隻是不知生下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年氏出生名門,有大家風範,父兄也是聰慧之人,若是她的孩子,必定不論男女都聰慧勝弘時百倍,老四可以不必再擔心繼承人的事情了。”
康熙故作淡漠,仿佛談論的隻是雍親王的爵位繼承而非大清江山的未來。
胤禛素來謹慎内斂,聽出皇阿瑪話中有話,卻不敢胡思亂想,聞言,躬身行禮道:“謝皇阿瑪吉言,兒子也希望年氏能夠為兒子再生一名阿哥。”
“自古多子多福,皇家更是如此……隻有子孫個個才華出衆,大清江山才能長治久安。”
康熙嚴肅地看着兒子們:“這番話朕是對老四說的,也是對你們所有人說的!朕希望你們能夠管住自己,多給朕生一些聰明又健康的皇孫,而不是成天貪多嚼不爛做那腌臜事!”
“兒子謹遵皇阿瑪教誨!”
諸位阿哥們一起下跪聆聽訓斥。
康熙揮手,示意他們可以退下去了。
“嗻——”
……
皇子們陸續走出養心殿,随即按照各自的人際關系分成三五個小群體。
“皇阿瑪方才那段話是什麼意思?要多生聰明健康的皇孫,不要貪多嚼不爛?難不成——”
說到這裡,有皇子忍不住偷瞄太子胤礽。
本就感到尴尬的胤礽覺察到注視,單手握拳,快步離開。
胤礽走後,阿哥們繼續危險的讨論。
“皇阿瑪一向高瞻遠矚,自然不可能說沒有深意的話語,大清江山不隻是傳給皇子,還要傳皇孫,自然得把皇孫也相看好。”
“也是……隻是如此一來……”
“别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