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關系重大的事情,怎麼可能有人作假?”
胤禩臉色陰沉地走進房間,看了眼唉聲歎氣的八福晉:“四哥也是福運,年氏入府不過一年半,後院接二連三添了三個孩子。”
“三個孩子……”
八福晉愣了一下,緊接着想起鈕祜祿氏的格格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耿佳氏的阿哥生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并且這兩個孩子都是年氏被康熙指婚給雍親王後懷上的。
“——她是福運之人嗎?進門不過一年半就……這……這種事情……”
“這種事情,我們不接受也得接受。”
八貝勒苦笑道:“從膝下隻有一子一女的絕對弱勢到膝下三子二女的略占優勢,并且新出生的那個孩子的母親還是年氏……如此一來,年家尤其是年羹堯必定從此綁定四哥……處處與四哥共進退,而我們……”
“爺在擔心什麼?”
“我擔心四哥并沒有他一貫表現得那麼淡泊名利。”
胤禩陰嗖嗖道:“當然,以四哥當前的籌碼,他也确實有資格觊觎皇位,畢竟,鑲白旗和年羹堯都已經牢牢握在手中,在皇阿瑪跟前也深受信任,子嗣稀少這條短闆也随着年氏入府得以圓滿解決……反觀老九和我……近年來日子越發艱難,十四雖和我們結盟,可十四……十四……”
“爺信不過十四爺?”
“他太年輕了。”
胤禩無情斷言。
……
……
不論内心深處真實想法如何,收到雍親王府新添一名小阿哥的“喜訊”後,近在咫尺的八貝勒府和九貝子府都在天亮後派人送來了賀禮。
八貝勒送來的是得到康熙帝贊頌的松江人董其昌的墨寶真迹,和西洋人往來密切的九貝子則送的則是一把來自法蘭西的象牙火木倉,潔白的象牙槍柄上鑲嵌着用琺琅和螺钿組成的美麗花紋。
“老九和西洋人的往來越發密切了。”
胤禛接過胤禟送來的西洋象牙火木倉,輕撫象牙槍柄,歎道:“可惜此類物品空有奢美,終究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難堪大用。”
“可以擺在房間裡作為漂亮的裝飾本身也是一種用處,不是嗎?”
胤禟似笑非笑。
胤禛也跟着露出笑容。
随後,胤禛請兩位同父異母的弟弟坐下:“二哥的事情——”
“二哥也是命途坎坷,好不容易複立為太子,如今又……”
胤禩裝模作樣地歎了口氣:“皇阿瑪的心思果真是天威難測。”
“福兮禍兮,世事難料。”
胤禛看向胤禟:“聽說老九你前些日子在如今為我做事的傳教士穆景遠的介紹下繞過廣州十三行英吉利人做了一筆大買賣?”
“是有這麼回事。”
胤禟坦蕩承認。
“那東西——”
“東西要到明年開春時才能交付,”胤禟直言不諱,“英吉利人那邊最近也為了王位繼承權的事情鬧得厲害。”
“哦?願聞其詳?”
“根據傳教士那邊的說法,事情的起因要從前兩代國王開始說起——”
……
【……1688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後裔均被逐離英國。詹姆斯二世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和安妮陸續繼位,但是很不幸,兩位女王都沒有留下可以繼承王位的子嗣。
具體的繼位順序如下:
1689年2月,詹姆斯二世長女瑪麗(史稱瑪麗二世)與丈夫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史稱威廉三世)同時登位,并通過《1689年權利法案》;
1694年,瑪麗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登位;
1701年,安妮女王長子夭折,英國國會為避免兼領英國國教(新教)的國王寶座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過《1701王位繼承法/1701嗣位法》,該法案規定若《1689年權利法案》中提到的信奉新教的繼承人全部無子而亡後,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威選帝侯夫人蘇菲亞和她的信仰新教的後代繼承。
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安妮女王去世,位于王位繼承序列第52名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George I),依照《1701年王位繼承法》繼位為大不列颠國王及愛爾蘭國王,開創漢諾威-溫莎王朝。
光榮革命是英國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
武曌對光榮革命的曆史意義毫無興趣,她隻關注英國王位的更替情況。
[現在是康熙五十一年,離英吉利王位變動的康熙五十三年隻剩兩年時間……從天幕提供的内容可得,安妮是個體弱多病的女人……]
【姐姐準備做什麼?】
鳳龍興緻勃勃。
武曌擡手,關閉複刻版天幕。
[暫時還沒想到做什麼,但總覺得要牢牢把握這個時間點,做一些對未來大有裨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