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涼,雍正登基後提出的多項改革措施經過三年的艱難推行終于有了初步成果,宗親大臣們拖欠國庫的銀錢也因為怡親王允祥锲而不舍的追繳得以讨要回大半,坐鎮西北的年羹堯更是幾次打退蒙古準噶爾部的狼子野心,守住大清江山。
捷報傳來,雍正倍感欣慰,歎道:“朕能有如此成績,全虧了十三弟和亮工啊!”
“皇上謬贊,常言道,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裡馬,若非皇上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我等即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可能有今日成就,皇上才是我等的大恩人!再生父母!”
年羹堯經過年貴妃的精心指點,深知在雍正面前必須盡可能收斂鋒芒,讓雍正相信自己的忠誠,如此才能奪得雍正信賴,将來新君登基,行尹霍之事。
“亮工竟也能說出此等謙遜話語,倒是讓朕刮目相看。”
雍正陰嗖嗖笑了笑,冷不防道:“貴妃自康熙五十年由先帝欽點入潛邸為側福晉,至今已有十年。這十年來她始終溫順謙遜恭敬有禮,協助皇後處理大小事務多年,後宮人人稱道,可謂婦德典範。朕決定效仿前朝舊例,加封她為皇貴妃。”
“謝皇上恩典!”
年羹堯大喜。
加封為皇貴妃意味着妹妹離皇後又近了一步。
反正皇後無所出,且皇後的家族在朝中并無重臣大員,即便将來兩宮太後并立,妹妹也可以新君生母以及大将軍胞妹的身份穩穩壓母後皇太後一籌!
想到此處,年羹堯對未來更加充滿期待了。
雍正看到年羹堯因為妹妹加封皇貴妃而露出滿足神情,心裡也泛出得意。
……
……
“啟禀皇後主子,慈甯宮那邊……”
“慈甯宮那邊怎麼啦?”
半個時辰前已經通過曆史直播系統得知當朝皇太後烏雅氏大限将至的皇後烏拉那拉氏擡頭,故作茫然神色:“太後身體不适?”
“是。”
嬷嬷低頭,哽咽着禀告道:“太後娘娘早晨起身的時候還是好好的,晌午小睡片刻便……”
“便如何?”
“昏睡不醒,身體也……”
“太醫呢?太醫們怎麼說?”
“太醫們現在聚集在慈甯宮都是束手無策,在太醫院供職的西洋傳教士們也被喚了過去,同樣不知此事該如何是好。”
說着說着,嬷嬷流下眼淚:“皇後主子,咱們要不要——”
“這麼大的事情,本宮怎麼可能不親自前往!”
烏拉那拉氏放下抄經的小楷毛筆,歎息道:“皇貴妃那邊通知了嗎?”
“回皇後主子的話,奴才已經派小卓子過去翊坤宮了。”
“嗯。”
烏拉那拉氏點點頭,叮囑道:“還有皇上那邊——”
“主子放心,慈甯宮的人早就去養心殿通知皇上了。”
“如此便是最好。”
……
“皇後駕到!”
皇後的辇車剛抵達慈甯宮,以皇貴妃為首的一衆嫔妃便上前行禮問安,一行人憂心忡忡地走進氣氛異常肅穆壓抑的慈甯宮。
“太後——”
最早抵達慈甯宮的雍正擡頭,止住後妃們的行禮,柔聲細氣地對至今昏迷不醒的太後烏雅氏道:“皇額涅,你不要吓兒子,兒子不能失去皇額涅……”
“皇上,太後此番病情頗為蹊跷,要不要請薩滿巫師進宮來做法?”
一旁的蘇培盛小聲建議。
雍正想了一下,道:“不僅要請薩滿巫師進宮做法,佛家的大能、道家的仙長……凡是有能耐的人都要請過來給皇額涅祈福!朕已經失去了皇阿瑪,不能再失去皇額涅。”
[即使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偏心、為了十四弟反複當衆給朕難堪,你都是朕的皇額涅,朕不能失了孝道禮數!朕必須把場面上該做的都做到!]
雍正煩躁地想着,接過冒着熱氣的參湯,一口口喂給昏迷的太後烏雅氏,參湯順着烏雅氏的嘴唇縫隙流下,弄髒了床褥。
“皇額涅,你這又是……朕知道你想十四弟,希望十四弟快些回京城,可是朕……罷了罷了……若是皇額涅能夠醒來,朕立刻下旨讓十四弟回京,貼身侍奉皇額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