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自知大限将至,索性抛開顧忌,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時間裡用最激烈的态度強制推行新政,凡阻撓新政推行者不論尊卑一律嚴懲,最嚴重的時候,僅半個月時間就有超過一百名官員因此事被罷免!罰俸者數以千計!
如此大規模大範圍的官員懲戒必然造成大量冤假錯案,或是懲罰過重。事實上,現代清史研究學者早已通過對世宗以及敦肅皇太後執政期間刑部留下的各類刑案卷宗研究發現,世宗皇帝晚年懲罰的官員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受罰者所受懲罰遠大于所犯過錯,另有部分人更是所犯罪行與生平記錄存在極大誤差,可見其中另有隐情。
遺憾的是,以上數千人中僅有小部分在敦肅皇太後執政期間得到平反,并且這些人得到平反和他們的政治立場有極大的關聯……也就是說,不論是雍正晚年的大清洗還是敦肅皇太後執政後的大平反,本質都是借政治事件進行的政治清洗……】
武曌無語地看着屏幕裡長相尖嘴猴腮眼神透着油膩傲慢的男人口沫橫飛地誇誇其談。
[這些油膩曆史主播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任何在曆史上留下記錄的事情落到他們嘴裡全成了曠古爍今的大陰謀大算計,黑心黑肺黨同伐異的考量?有沒有可能事情的真相單純就是當事人犯了大錯、執政者必須處罰他們?]
【不把雞毛蒜皮的小事說成政治陰謀論、職場厚黑學,怎麼顯得他們的曆史視頻内容深邃有思想有内涵值得反複觀看?】
鳳龍不屑地評價道。
[也對……這些人雖然滿嘴大道理,實際也就是一群用嘩衆取寵獲得他人贊賞和金錢的未來版說書先生,若他們真能洞穿人性先機、掌握權力運行遊戲規則,又怎麼可能甘心做個靠聽衆賞錢過日子的說書先生?]
武曌擡手,關閉曆史直播屏幕。
她看曆史直播是為了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麼,不是為了聽“說書先生們”自以為深邃奧妙其實幼稚可笑的政治分析。
[皇上如今危在旦夕,我也該準備準備……粉墨登場……]
【……年羹堯那邊……要不要通知他立刻回京?】
鳳龍興緻盎然地詢問。
武曌想了一下,決定不召年羹堯回京。
[以我如今的身份,即便沒有年羹堯在旁拱衛,也能母憑子貴成為聖母皇太後,反而是年羹堯回京可能引發宗親朝臣們的顧忌,懷疑我想用年羹堯的力量獨霸朝政将他們從權力中心擠出去……]
【可是你原本的打算就是——】
[當徐徐圖之。]
武曌嫣然一笑,笑容中含着必勝的驕傲。
……
……
天氣逐漸轉暖,雍正在妃嫔和重臣們的簇擁下來到圓明園。
此時的圓明園占地面積雖還不到被後世稱為“萬園之園”的全盛期的三分之一,卻也已經在大清工匠們連續數年的精心修築中流露出睥睨全球的輝煌氣象。
雍正坐在結合西洋工藝做成的輪椅上,看着以年希堯為首的内務府官員們嚴格按照自己的設想圖一比一修建還原的精緻風景,不禁歎道:“如此盛世美景,放眼全球也隻有朕的泱泱大清能夠修建!能夠擁有!”
衆臣聞言,連忙谄媚附和道:“皇上所言極是,我大清如今正是鼎盛,如紅日中天,西洋那些蠻夷小國連給我們大清提鞋都不配。”
“蠻夷小國錘破腦袋也就能弄出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東西,哪像我們大清,随便提出一件東西就能讓他們享用一生!”
“皇上英明神武,庇佑大清江山萬年萬萬年!”
“……”
“閉嘴!”
過分的谄媚讓雍正皺緊眉頭,喝令衆臣閉嘴,擡手示意怡親王上前:“十三弟,你怎麼看?”
“皇上,大清當下确實如日中天非比尋常,但是臣弟以為……若因此低估了西洋小國,将來必定有大禍患。”
“你擔心西洋人的火木倉、蒸汽機以及紡織機會對大清造成影響?”
雍正有些不以為然:“朕已經讓造辦處研究西洋人的東西,仿制改良出更好的東西。”
“可是皇上——臣弟愚見,我們從西洋船隻處購得的未必是西洋人那邊最新最好的……”
怡親王憂心忡忡。
“你擔心西洋人對大清有所隐瞞?”
“皇上——”
“對大清有所隐瞞這種事本就在大清的預料中,然而西洋距離大清有萬裡之遙,除非他們插上翅膀否則——”
“萬一他們真有朝一日能插上翅膀呢?”
怡親王脫口而出。
雍正愣住,伺候在他身旁的皇後、皇貴妃以及皇貴妃身後的尹貴人也都露出詫異神色。
[居然……怡親王莫非也……可是這種事情……天幕說過,飛機這東西要再過至少一百年才能産生,年氏與我不可能活到百年以後,自然不必擔心……]
皇後如此想着,面色逐漸恢複平靜。
尹貴人的想法則是——
[怡親王不愧是雍正諸多兄弟裡面最得信任最有能力的那個,生在十八世紀初卻能憑本能猜想意識到制空權對未來戰争的重要性,可惜他的時代距離科技大爆發太遙遠,他從小接受的男性精英教育也讓他完全不可能跳出階級叙事和性别叙事的限制,意識到唯有變革才是出路……所以我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姐姐,姐姐才能将這個世界帶往全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