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大才子?胤祺?
康熙帝聽罷,扯了扯嘴角,胤祺時下已十歲了,漢文還是磕磕絆絆,抄寫課本的作業一頁能有一半錯别字。
康熙帝心裡急,又怕教皇太後擔心,選擇把壓力交給授課谙達,急得對方口角生瘡,前兩日還來謝罪。
就這,未來還大才子呢!
康熙帝瞅着對五皇子明顯有八百米濾鏡的皇太後,又掃了眼坐在下首的宜妃,那是欲言又止。
宜妃對上康熙帝的眼神,險些沒直接鑽地裡去,饒是她平日性子爽快,笑口常開,聽到這話題也是笑不出來。
誰不曉得五皇子的成績慘不忍睹啊?也就皇太後能昧着良心硬誇。
康熙帝與憂愁的宜妃想得一樣,要他說,隻怕在皇太後眼裡,隻要是孫輩,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各個都是天才罷?
完全沒想過自己剛剛還在猜測胤禔是天才的康熙帝暗暗搖頭,嗯嗯啊啊敷衍過去。
皇太後沒注意康熙帝和嫔妃的神色,轉而又說起十二皇子胤祹:“那孩子長得壯實,往後定然是當巴圖魯的苗子。”
宜妃悄然松了口氣,附和着:“是皇太後和蘇麻喇姑養得好,瞧瞧胤祺康健,小十二也是個健壯,再瞧瞧胤禌……嗐,妾身都不知是哪兒出的問題。”
十一皇子胤禌比小十二大半歲,結果還是後者長得壯實,前者出生時還好好的,這幾年是接連生病,連禦醫都尋不出個所以然。
皇太後一手将五皇子養大,對宜妃也是分外親厚,聞言拍了拍胸膛:“你要是舍得,就教小十一到我這裡住段時間,有小十二帶着說不準真能好些呢!”
宜妃:“……”
她原是想轉移話題,順便最好能得到皇上的注意,沒真的想讓小十一也搬到慈甯宮來。
可現在皇太後一開口,那真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宜妃暗暗叫苦,面上卻是喜盈盈的,特意起身福了福:“皇太後說的是,明兒個妾身就叫人把小十一挪到慈甯宮去!”
“好好好。”皇太後一把年紀,就喜歡瞧着蹦蹦跳跳,鬧鬧騰騰的崽子。她聞言便樂得合不攏嘴,連忙點了嬷嬷去安排十一皇子的住所:“我瞧着,就讓小十一和小十二住在一塊,兩孩子也好親近親近。”
宜妃能說什麼,一應都說好。
周遭嫔妃瞧着,尤其是以德妃為主的主位娘娘紛紛拿起帕子,遮住微微上翹的嘴角。
唯一動也不動的是惠妃,她從震撼中醒過神來就看到衆人偷笑的景象,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識附和道:“皇太後說的是。”
一句話,把衆人都幹沉默了。
惠妃看了圈同僚們的表情,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個兒說錯話了。不等她給自己補上兩句,屋外太監一路小跑進了殿,說是太子和大皇子都到了。
惠妃瞬間把這事抛到腦後,探身往門口瞧去,很快瞧着胤礽和胤禔一前一後的進來。
胤禔剛回宮,别說抱着大格格和二格格逗趣逗趣,就連洗漱更衣都沒弄呢就見着等候多時的太監,得知康熙帝教他與胤礽一道去慈甯宮請安的事。
胤禔起初還有點緊張,等更衣洗漱好那些情緒也消散得差不多。
畢竟這也是總歸要遇上的事,今日不去請安他明日也要去,倒不如直接了斷幹了這事。
再說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整,胤禔自覺對前身記憶也了解得差不多,不能說和前身性子一模一樣,也能大差不差,瞧見的次數最多的胤礽也沒懷疑過嘛(胤礽:?)。
胤禔盤算清楚,放平心态,登時走路生風,昂首挺胸地邁入慈甯宮,請安問候行雲流水,像是回到自家家般清閑自在。
就如胤禔想得那樣,皇太後和嫔妃們都沒覺得大皇子有何變化,看着還是過去那驕傲矜持。
還是胤礽,沒忍住多瞅了他兩眼。
皇太後見着兩孩子,趕緊教他們兩到跟前來說話:“保清,皇瑪嬷聽說你去刑部半天就破了個案子?”
胤禔瞪圓了眼,驚訝:“皇瑪嬷怎麼知道的——”
下一秒,他猛地轉身瞧康熙帝:“汗阿瑪,您怎麼連這個都說?”
胤禔早就知道他捏假名,混入刑部隊伍辦案的事會被傳到康熙帝跟前,卻是沒想到康熙帝竟是這般大嘴巴,事兒都沒焐熱就放出去,比起刑部食堂那幫八卦的衙役,他也沒好到哪裡去!
頂着兒子幽幽的目光,饒是康熙帝也有些承受不起。
康熙帝是會心虛的類型嗎?他當然不是!康熙帝清了清嗓子,闆起臉來反将一軍:“你還好意思說,朕都還沒找你算賬。”
“又是給自己起個漢人假名,又是混入刑部隊伍,你到底要做什麼?要去刑部的話也不是這麼去的,哪有皇子做這些事的?也不怕朝臣上奏彈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