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校長跟李世民往陸英家走,看他頭上的兩個總角琢磨附近哪個族的男人有這個習俗。怎麼小男孩頭上紮兩小啾啾呢?
李世民偏過頭沖她笑,解釋道:“我跟家裡人是最近才從深山裡出來的,話都是剛學了不久,唐校長能聽懂我說話吧?”
“能,學得挺好的,比我們好多學生都标準了。”唐校長不太懂什麼叫才從深山出來,但這誇獎是真心的,李世民跟着收音機練的普通話,又跟陸星星學會了查字典讀拼音,力求字正腔圓,确實比受方言影響的孩子們強得多了。
李世民在這年紀的時候,屬于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性格,立刻笑得見牙不見眼。正樂着,就聽唐校長問他:“你上過學嗎?”
得,一聽這話音就知道,跟段校長一樣,要勸學了。
李世民也不能說自己是文盲啊,繼續解釋:“我在山裡讀過書,不過都是以前帶進山裡的舊書,史記這樣的書讀過名篇,屈原的詩讀過,陶淵明的詩讀過……但是現在外面的書都沒學過。”
“啊。”唐校長這才明白了一點山裡出來的意思,敢情這是不知道哪年就搬到深山裡避戰躲稅的人家,居然這麼多年國家接人出來安置都沒找到他們,最近才自己走出來。
這年紀正應該上小學啊,唐校長停住了步子,想了一會,認真地計劃了起來:“你還是要學點東西,到外面去看看。識字問題不大,你到鎮上來,我給你補補課。”
不是純文盲的話其實不會很難,主要得看看他數學能不能快速補起來。要可以的話,補半年,明年上半年跟班聽課,下半年就可以入學,跟三年級或者四年級一起上。
李世民雖然是想學東西,但現在還不确定要待多久,哪能就決定下來到學校裡去安穩坐好幾年,自然趕緊說明自己的意願:“唐校長,我正在自學小學數學,還可以。後面想家裡商量一下再決定。”
呀,孩子挺聰明啊,唐校長更覺得可惜了,不過她今天主要是來找退學的學生的,不能多耽擱,隻能先遺憾着與李世民随口聊些事,發現他古文底子确實很強。
李世民鄙視的小白臉眼鏡兒歇了一會也活躍起來,跟他聊屈原,把他給聊得招架不住了。原來這位黃老師是教語文的,李世民才多大啊,又偏武一些,史記名篇不是上課學的,是自己當故事看着玩的;屈原的詩讀過那真正隻是“讀過”,根本談不上懂。
黃老師言談中又帶了許多現代人的研究内容,他哪接得住,趕緊轉移話題聊史記,這回還好,他多少能接住幾句話。
不過聊不上幾句,陸英家就到了,李世民停了話頭,跟唐校長進去,悄沒聲的在旁邊聽他們談話。
等談完了,他還想請唐校長去家裡坐,唐校長笑着推辭:“今天不行,我還要去王家溝。那邊有個小姑娘也是說不上了,我們去勸勸。”
黃老師小臉又白了,垮着臉說:“還有十幾裡山路要走。”
唐校長哈哈的笑起來,跟李世民講:“小黃老師是新來的,帶他鍛煉鍛煉,以後我退休了,就要靠他們年輕人了。”
李世民看看麻杆小白臉老師,心裡覺得靠他不太得行。
又去過張寶家後,他把唐校長送出村,唐校長慢慢跟他聊,還是勸學,又感歎那個王家溝的:“造業哦,小姑娘才十七歲,現在叫回去,沒幾個月就要收彩禮結婚,生了孩子出去打工。”
理論上家裡沒兩年就會給他尋找定親的人家,十幾歲可能也會成親的李世民心虛地咳嗽,心想十七歲成親怎麼了嘛,不是正合适。
不敢說,隻悄咪咪地含糊嘀咕:“十七歲也不小了。”
山裡出來的,唐校長不生氣,跟他講道理:“現在不一樣了。你看你們村裡,沒文化是不是門都不敢出?打工的家裡能起磚瓦房,做技術活的能在城裡買房,不識字不敢出門的家裡還是土牆。以後更不同了,現在種田也要技術,一代代的小小年紀不上學就結婚生孩子,沒有出息的。”
哦哦哦,李世民胡亂點頭,又聊着天把人往外送了送,立刻狂奔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