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類似于迪士尼樂園裡,動漫角色演員的玩法。
但讓她沒有想到的是StarM這一次想要推出的虛拟偶像,竟然是一個在長相上更加接近真人的存在。
虛拟……或者說她應該用AI偶像來形容會更加的合适。
在她眼裡,公司以她的形象打造了一個AI。
但為什麼隻有她一個呢?照理來講如果公司要推出虛拟偶像,不應該是一整組的虛拟形象對應一整組人嗎?
為什麼隻有自己?難道是因為其她人的還沒有做好。
可不應該啊,自己明明是整個出道預備班裡最晚入社的那一個,公司若早就打算的話她應該是最晚有相應虛拟形象的那一個。
等等……與真人形象無比接近的虛拟形象。
"公司不會是打算讓虛拟偶像與真人一齊出現在舞台上吧。"
白真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
的确如果公司隻是想讓她成為這個虛拟偶像Navis背後的皮套人,那麼她的确就沒有了繼續參加出道選拔的必要。
而且因為這個虛拟形象就是源于自己的關系,公司方面也沒有辦法像那些二次元偶像那樣雇傭聲優舞者來進行皮套人的活動。
這的确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藝人存在方式。
Navis,她是白真但又不是白真。
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文字遊戲。
在公司的概念裡,他們推出的白真是一個虛拟偶像而不是真人。
即便她有着自己的真人藍本,但她卻是一個有着自己獨立"人格"的新形象。
也就是說在公衆眼裡,白真的行為并不等于Navis。
這是一個非常狡猾的做法,有這個概念在白真即便出道了,也沒有辦法被視作一個完整的新團成員。
在大衆眼裡她甚至可能僅僅隻是Navis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這個概念裡白真是Navis,但Navis卻不一定是白真。
說句比較陰謀論的話,有這個設定在未來即便白真與公司解約退團,公司也依舊可以靠着"Navis"的存在将白真産生的影響降至最低。
龐大的信息量在白真腦中盤旋着。
此時此刻尚未知曉公司完整策劃的她正不停的思考着各種各樣的可能。
比如公司準備怎樣使用Navis這個形象。
是将她與自己綁定,還是單純的花錢購買她的形象版權。
照現在的情況,Navis建模的粗糙,極有可能就是因為公司暫時還沒有得到自己的許可。
不出意外隻要自己答應了公司的"出道合同",Navis便會真正成為那個與自己"别無二緻"的新團成員。
隻是如此一來,那她與Navis的關系又該如何界定。
她們兩個平等的,還是她隻是Navis的替身。
她是否隻是一個在Navis因為客觀條件,無法登場時的替代品。
還有就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她與Navis或者說公司應該采取怎樣的藝人分成方式。
這些都是她必須要搞清楚的問題。
那一刻,她一股腦的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所謂問題,全部輸出給了正坐在辦公桌前的李修滿。
她以為自己應該是猜中了公司的想法。
但實際上眼下的StarM其實根本沒有想到那麼多。
AI偶像雖然是他們為公司新團準備的亮點。
可無論是在技術還是成本的角度出發,AI角色的限制都實在太大。
以目前的技術和預算,他們根本沒有讓虛拟偶像的存在感超過真人。
它們隻能偶爾以亮點點綴的方式呈現。
所以公司打從一開始也隻是準備把AI形象作為一個新團概念上的噱頭。
至于白真的那些想象,雖然公司也并不是完全沒有想過,但此時此刻的他們還并沒有能将其化為現實的技術。
在這個新團出道的成員依舊是白真,至于為什麼說白真與其她練習生的考驗不同。
則是因為就像Navis本身是個噱頭一樣,白真作為Navis在現實世界的身份,必須要擁有足夠的流量吸引能力。
考慮到精品化建模的成本,公司不可能白白将這麼大的預算在一個圈粉能力有限的"廢物"身上。
為此公司對她進行了全方面的審視和評判。
漢城大學學生的身份,跆拳道的特技功底,以及不俗的電競實力。
這些條件的存在讓她成為公司眼中,最容易引起大衆讨論的流量體制。
但問題是觀衆緣這種東西單靠數據是行不通的。
就公司的角度而言,白真能否擔起Navis的身份,還需要進一步的考量。
而這一次的PUBG表演賽,便是他們的第一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