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自然是為他們九月份辦蹴鞠選拔比賽做準備,為了留住遊人,除了蹴鞠賽,還要有些好風光供人遊玩,本府沒什麼名勝,隻得找些大戶,借園林一用。
按照小潘押司的話說,這是首先打造清明文明府城,小販在特定的地方擺攤,街上穢物及時清掃,收拾流氓,肅清風氣,這點上董平已做的極好,接下來就是拓展其他的好風景,以東平府蹴鞠場為核心,增加遊客旅遊的深度,以點連線,增加遊客旅遊的廣度了。
别看小潘押司用詞古怪,做事卻極為有道理。
幾家大戶聽說此事是府尹要求,造福鄉裡,還有什麼好拒絕的,紛紛都應承下來,這便回家修整,等候府裡安排。
這邊明通判商議完大事,回到府中,見到同樣忙碌歸來的潘鄧。
他主動問好,“潘押司。”
潘鄧連忙行禮,“見過通判大人。”
明瀚海扶他,“都是同僚,何必如此拘謹,你剛來府衙,許是不明,咱們府尹陳大人為人親和,遇事明理,是以手下官吏相和,并沒那多講究,你若不棄,稱我一句明兄便可。”
明瀚海看年紀也就是三十左右,是個面目清秀,氣質親和的年輕人,潘鄧便稱,“明兄。”
明瀚海也笑稱一句“賢弟”,從懷裡掏出一個請柬來,“明日休沐,相邀到寒舍一聚。”
潘鄧便伸手接過。
“……略微匆忙了些,賢弟不要在意,是因為今日家人接見了遠方賓客,正是我在密州擔任府尹的義兄宗澤派來的家人,給我稍帶了五百枚鳆魚。”
他說着便笑了,“我家裡人哪裡吃得下,索性用冰包着,新鮮的緊,便想邀諸位同僚到寒舍一聚,與我相助将那五百枚鳆魚吃了罷!”
潘鄧此時已經管不了魚,隻聽那個名字砸在腦上,宗澤?
是那個北宋名臣,抗金名将,多次擊敗金軍,連金人都畏憚于他,稱他為“宗爺爺”的那個宗澤?
潘鄧心裡像貓抓似的,也想親眼見見這位硬核名将,但是無奈見不到,隻能吃他送給明通判的鳆魚了!
潘鄧拿了請柬,“多謝賢兄相邀,明日必然到府上叨擾。”
“恭候賢弟。”
此事恰好有衙役來此:“潘押司,大人找你去他府上。”
明瀚海微笑着拍了拍潘鄧的肩膀,“去吧。”
*
潘鄧回想明通判意味深長的眼神,心想他們難不成是給自己安排什麼新工作了?帶着滿腔疑惑到了陳大人府上。
陳文昭正在院中鋪席而坐,點香讀書,頗為清幽雅緻,他見潘鄧來了,便讓他也坐下,拿了一個籃子給他。
潘鄧脫了鞋,跪坐在席子上,掀開籃子一看,愣了好一會兒,他不可置信的把那籃裡的東西拿起來看,又撅了一根,這才确定,“挂面?”
陳文昭點頭,這東西在此時是個稀罕物什,“拿回家吃。”
潘鄧隻得把籃子收下,“多謝大人。”
“前些日子,你在議事堂上所說‘三步走’,還有你後面和我說的那個三個産業,再與我說一遍。”
潘鄧雖不明白府尹為何又問一遍,但還是又正襟危坐,和府尹講了。
第一産業是農耕畜牧,第二産業是制造手工,第三産業是服務旅遊。又說了三步走是穩定畜牧,叫農民來府城售賣農産品或是手工産品,再來利用賽事發展旅遊業,吸引遊客,為本地百姓增收。
在三步走之後,稅收就會增長,之後可以再長期發展第二産業來富民,叫百姓再不用為了交稅而苦惱,再交十年八年的稅也交得起!
陳文昭點點頭,“那按照你的想法,咱們府裡蹴鞠比賽辦完,如果剩了餘錢,該做什麼……第二産業來富民?”
潘鄧想了好一會兒,“此事應因地制宜,小子暫時沒有頭緒,但能想到的是,衣食住行,無往不利,大人若是想要知曉,待小子閑時多處考察,再來答大人問話。”
“嗯。”陳文昭點頭微笑,眼神中有着潘鄧看不懂的慈祥,“做事謹慎,甚好。”
“既然如此,這便交給你一樣東西,你且拿回家去。”說着讓手下搬出一個大箱子來。
潘鄧見了那箱子,便覺得笨重異常,放在地上,咚的一聲悶響。
這是什麼東西,裡面該不會是大石頭吧?潘鄧走過去打開,剛一開蓋,一道白光晃了他的眼睛,待到他又睜眼看清,心中大震,銀子!
這得是多少銀子?百兩銀子有這麼多嗎?
陳文昭見他震驚,呵呵一笑,說道,“這是千兩白銀,你可莫要小孩習性,給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