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隊的守門員全力撲救,卻未能觸及到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就在所有人都注視着皮鞠,以為球将入網之時,卻意外地擊中了風流眼的邊框,反彈下來。
“哎呀!”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史進斜刺裡闖入,突然出現在球門前,他用頭一頂,球應聲入網!
“球進了!”
比賽結束!風雲社在最後一刻完成了逆轉,以一球之差戰勝了皇家隊。
趙佶撫掌贊道:“好好好!真叫朕都捏了把汗,不到最後一刻也不知誰會勝!”
小黃門叫球員們面聖,趙佶笑道:“高卿家,你也遇到對手了!”
高俅大汗淋漓,呼吸不暢,說道:“官家莫取笑臣了,臣這一把年紀,自是比不上年輕人!”
趙佶又一一給了賞賜,叫董平留在東京,作侍衛馬軍司都虞侯,得知風雲社中衆人都是官差廂兵,便将他們調來禁軍,又單獨看向史大郎,“你便是九紋龍史進,當初東京蹴鞠賽上一腳奪冠的那個?”
史進沒想到官家竟然聽說過他,連忙行禮,“草民史進,拜見陛下。”
趙佶問他家鄉何處,祖上何人。
史進答道:“草民家住華州華陰縣,祖上并無能人顯士,隻父親史太公為一莊保正,草民從小便學習槍棒武藝,留待日後保衛一方。”
趙佶點頭,滿意的看着這個讓他在櫃坊一轉三敗,順利赢錢的好球手,“好,我見你也隻是個練家子,以後就在皇宮當值吧,去殿前司做個都教頭。”
史進面露驚喜,低頭行禮,“謝陛下賞識!”
趙佶便叫蹴鞠手都下去了,隻留下高俅一人随侍左右,趙佶又領着諸位愛卿往殿中走去。
金明池旁觀賽的皇室官員們見皇帝離場,也都漸漸散去,此時正是春意正濃,池面波光粼粼,碧波蕩蕩,天光雲影共徘徊。岸柳垂絲,輕搖曼舞,拂過水面,如此好景緻,又觀了一場名隊蹴鞠賽,怎能不叫人心情曠達?
皇帝回到園林正殿之中,給諸位愛臣左右賜座,場中有坐有站,趙佶問道:“朕平日聽聞陳愛卿收了個好學生,辦得好小報,今日可來了?”
陳文钊行禮答道:“臣謹啟陛下,此子乃臣門下弟子潘鄧,為人忠厚,品行端正,深得臣之心。”
潘鄧聽到皇帝竟然點了他的名,連忙行禮,“小人潘鄧,拜見陛下。”
“朕聽聞是位少年人,卻不知如此年輕,你且過來。”
潘鄧走上前去。
趙佶打量了一番,隻面前人身姿挺拔,眉清目秀,帶着少年人的英氣,等待日後長開,也見得是位俊朗英才。
潘鄧在觀賽期間也偷偷拿目光觑了皇帝好幾次,這可是宋徽宗,雖是位被後世評價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無能皇帝,但他穿越千年,也十分好奇這位君主的模樣。
隻見趙佶并未穿華服,而是身着道袍,頭戴小冠,面目白皙圓潤,微有髭須,儒雅疏朗,神情雅俊,是個十分寬和的上位者模樣。
趙佶點點頭,這個少年光看長相便是一副英才模樣,叫人喜愛,當下他便詢問到:“朕聽說東平府辦促蹴鞠賽一事,便是你提出來的,那刊物也是你辦的,你小小年紀,怎麼腦子裡這麼多點子?”
潘鄧行禮答道:“小人幼時家貧,卻喜逛廟會市集。廟會繁華,市集熙攘,民商互利,小人幼時也借此養家糊口,深感朝廷善政之意,作了東平府押司官之後仍不忘昔日恩澤,願效仿朝廷仁政惠及萬民,因此提議辦蹴鞠賽富東平百姓。”
趙佶點點頭,果然是個好百姓,“爾既拜于陳愛卿門下,當效其勤學不辍,修身齊家,為國效力,為朕分憂。”
又看向陳文昭,“陳卿家如今已權知開封府事,便教你這個學生作一任司錄官,也好替你這個老師辦事。”
陳文昭行禮謝恩,潘鄧也緊跟着謝恩。
臨别之時,趙佶又說道:“素聞陳卿家于賦稅一事頗有見解,東平一府經卿家之手,賦稅高漲,若我大宋各府都能像東平一樣,那便好了,如今内庫不豐,也不知如何才能多收些稅來。”
兩人一路回到陳文昭的住處——朝廷給曆任開封知府住的一處府邸。
陳文昭過兩天就要上任,此時也頗為閑适,問學生今日面聖如何。
潘鄧心中思忖,“學生初見聖人,見聖人儀仗威嚴,卻性格溫和,對臣子以禮相待,讓人心生親近之感。”
陳文昭點點頭。
“隻是聖人所說,内庫不封,賦稅不足,可是真有其事?”
潘鄧皺眉說道:“……本朝未有戰事災亂,天下供給一人,官家在京師修築園林,興花石綱,賦稅已經數次另加别目,如此竟還要搜刮,百姓如何生活?山東已有反賊,南方反賊更是猖獗,難道此事聖人并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