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來吃藥了——”
夏淼喊了一句,把瓦罐裡的湯藥倒到碗裡,他們從塘鯉村回來後他就把藥配好抓齊了,安神養息,讓外阿婆也好好地把身體調調。至于癫病,阿爸也說這湯藥治标不治本,外阿婆能不能痊愈,說不準。
他也把這事和雲飛哥說了,兩人都覺得先吃着藥養身體,至于能不能恢複清醒……不恢複清醒,外阿婆大概反而過得好些。
“我都說好了,還要喝藥啊,這得花多少銀錢呢……”
外阿婆癟着嘴,有些不太想喝,她手上還抓着幾個花生豆,是她從摘完的花生苗上找出來的。夏淼笑了笑:
“阿婆,哪花了銀錢了?你的藥都是我和小彬去采的,你上回不也幫忙了麼?再說了,這是補身的,我和雲飛哥可還指望着你帶重孫呢,你不想抱着他到村裡去給别人看看麼?”
一番話說得外阿婆眉開眼笑,她嘟囔了幾句,還是趁着熱乎把藥喝了。
明天就是中元節了,周雲飛和張棟子一早就坐了竹筏去縣上,買明日要用的黃紙和肉,不多時兩人就回來了。
黃紙不是買回來就能直接用的,要自己裁成紙錢、紙衣,還有手巧的能疊成紙元寶。
周雲飛多買了些黃紙,家裡人都圍過來折紙,夏淼和小彬都不太會疊,周雲飛是隻會裁最簡單的紙錢,隻有外阿婆會的稍微複雜些,她十分耐心地教着幾個孩子:
“這樣一折,再一折,從這裡剪過去……”
幾人都跟着做,夏淼做出來的最像外阿婆教的,外阿婆滿意點頭:
“還是淼哥兒手巧,做得真好,這樣以後外阿婆要是去了,就指着你做的衣服了……燕兒他們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
夏淼心中一愣,側臉看外阿婆神色如常,他連忙把話岔開了。按道理,中元節也是要全家團聚的,這樣地下的人才安心。
連不善說話的周雲飛也插嘴:
“聽說李家村……有戲看,晚點,要不要去看?”
“今晚麼?唱什麼戲啊,好久沒看戲了。”
周雲飛也是聽張棟子說的,正巧張小梅從圍牆上探出頭來喊他們,問他們今晚要不要去看戲:
“我叫阿爸給我們炒些黃豆,帶去吃,一邊看戲一邊吃多美啊。淼哥兒,你們都會去吧?”
剛巧怕外阿婆在這個節裡多想,去看看戲也好,夏淼連忙答應了。
“我們一家都去,反正沒什麼事,阿婆,好嘛?我還沒在村裡看過戲呢,哪裡才能看得清楚呢。”
“傻哥兒,你讓小飛帶條長凳去,我們四個都得坐得下,長凳還高,擺在戲台前頭才能看得清。我作姑娘的時候,得走路去鎮上,才有戲看呢……”
外阿婆似乎想起了以前看過的戲,很快就在淼哥兒的詢問之下轉到說戲文的故事裡去了。
小彬和周雲飛都默默地聽着,他們兩個少有去看戲的時候,此刻聽起來,居然也有了幾分的期待。
幾沓黃紙都弄好了,夏淼他們吃過中午飯,便開始準備要帶去看戲的吃食。這兒去李家村也不近,想要占得個好位置,确實要早些去。蒸幾個紅薯,再由周雲飛弄了油鹽炸豆子和花生,分别裝在四個竹筒裡,方便他們吃。
夏淼還每個竹筒都撚了一根粗黃瓜進去,這黃瓜是腌好的,酸得很,當作零嘴也不錯。他有些遺憾:
“可惜家裡沒有柿子餅,也沒栗子、圓子什麼的,我記得秋天的時候阿爸會做和炒來吃。”
周雲飛前兩天剛上了山,山裡不少栗子圓子,看着一串串的,隻是還沒到時間:
“到時去山裡撿。”
“對了!雲飛哥,你上回給我們炒的南瓜籽還沒吃完!我去抓一布袋的!”
從阿爸那兒回來,他們吃了好多回南瓜,不少大南瓜都做成了菜幹,因而留了許多南瓜籽。雖然有些忙,周雲飛還是抽空炒了許多,讓家裡人想吃就拿,不用儉省。
他們還背了兩竹筒的水,又帶了些紅薯吃食之類的,竹筒放不下,幹脆拿個小籃子放着,上面蓋布巾也蒙不上灰塵。沒到下午天黑,他們就全都準備好了,把半大的虎子關在家裡,剛好讓它看着點家,他們加上張家一家都去看戲去。
路上還遇到草凹村幾戶人家,提着長凳或者矮凳,籃子裡或多或少都有點吃食,一路上都招呼着說笑着,這感覺倒讓夏淼想起年初他們一塊去看花燈的時候了,不過現在比看花燈熱鬧,李家村還是比鎮上和縣上近的,看戲又有故事,不少人都願意去。
一路上都吵吵嚷嚷的,傍晚的風從桑田和稻田裡吹過來,帶着點熱氣,也帶着點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