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鸾鸠叫桂嬷嬷挑了兩匹上好的綢緞,和一套精緻的钗環,領着人去了秦良媛秦玉燕的閣院。
“不知太子妃駕臨,有失遠迎,還望太子妃恕罪。”
秦玉燕禮數周到地行禮請罪。鸾鸠将秦玉燕扶起來
“免禮吧。我也是突然想起了過來一趟。”
秦玉燕将她請到主座,自己轉身親自去給她沏茶
“妾這小院的茶葉,不比太子妃閣中,都是頂好的。若粗鄙難咽,還望太子妃莫嫌。”
“不過都是入口解渴的,有什麼好不好的。不是有句俗語,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麼?還介意者茶葉好壞做什麼?”
鸾鸠端起茶盞,喝了一口。不禁感歎,不得不說廖靖邺當真是個有口福的人,這泡茶的手藝少有。
“你若是喜茶,回頭我叫人給你送兩罐子過來。”
秦玉燕倒也是不客氣地起身走到鸾鸠跟前,福身
“妾先謝過太子妃。”
鸾鸠微微一愣,随即反應過來,指向端着綢緞钗環的宮人
“對了,不是臘月,快到年關了嗎?我想了想,沒有旁的東西,就給你送兩匹綢子過來,你瞧瞧,若是覺得還不錯,屆時做兩套新衣。”
“太子妃隆恩,妾受寵若驚。”
秦玉燕跪地謝恩,鸾鸠擡了擡手,笑着凝望着秦玉燕,緩緩開口
“起來吧。我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對上秦玉燕錯愕疑惑的神情,她輕笑
“是這樣的,昨天在拂雲閣,瞧見一個香囊,繡工精巧得很。問了才知道,出自良媛你之手。我想,能不能也來讨得一個。”
秦玉燕垂眸含笑,恭敬道
“不過一個香囊,本是上不得台面的,幸得太子妃不棄,您派奴才過來吩咐一聲,妾自當挑燈也做好給您送過來。哪裡還敢勞您親自走一趟。剛巧,今年年關,妾準備親手繡幾個香囊給姐妹們做禮物。”她說着,給身邊的侍女做了個動作,那侍女立馬轉身進屋端出一個托盤來,“若太子妃不嫌棄,先瞧瞧,挑一個?”
神情自然,沒有任何異常。可偏就是這般的自然,才更不正常。看來,她去拂雲閣問她香囊的事,恐怕是她前腳離開,後腳就有人把消息送過來了。兩三呼吸間的功夫,那侍女便端着一盤的香囊奉上前來。
鸾鸠拿起一個香囊裝模作樣地瞧了瞧。其實她對刺繡完全不懂,根本瞧不出有什麼相同不同的。
“既然良媛是有準備,不知這其中哪一隻是你準備給我的呢?”
“說來妾真是該罰。本是應凡事以太子妃為先的。但因着想給太子妃個最好的,所以一時沒想出尤為别緻的花樣,就先做了姐妹的,想着騰出時間來,細細地為太子妃好好磨功夫做一個。就還沒動手。” ”
她把香囊放下
“我就等年關的時候,秦良媛給我驚喜好了。畢竟,好的東西,都是值得等待的嘛。”
“謝太子妃體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