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的這幾日,大概是因為之前鐵鍋的事情,也大概是因為對聯的事情,上門往來的人多了不少,屬實熱鬧了許多,但是唐初宜倒沒什麼不适的,鐘燦陽知道她并不是特别會人際往來,通常都是陪在她身邊,就連鐘燦晞也是能做的就都做了。
唐初宜回想起年節這幾日,總覺得聽到最多的話,便是:“鐘秀才跟鐘家小子都不錯,秀才娘子享福了。”
其實唐初宜聽到村裡人這樣說的時候,是沒什麼感覺的,因為她習慣了,在村裡,女人多麼能幹都好,他們會誇贊,但是如果女人的丈夫突然做了點什麼,大家就會說多虧了丈夫如何,女人享福了或者是其他。
在所有人都習慣了的情況下,唐初宜即便不太喜歡這些話,也并沒有強烈的反感,即便她好強,覺得自己不比男人差,可沒想過要去反駁,可鐘燦陽跟鐘燦晞都用行動在肯定她,并且告訴别人,你們這種所謂的“好話”其實并不好。
因為每每隻要有人這般說,鐘燦陽總是很堅決的反對:“不是我讓娘子享福了,是因為有娘子,我們才能安穩度日,當初我剛來村中,若不是娘子……”
鐘燦陽總是會将唐初宜付出了多少,為這個家做了什麼說得很清楚,并表達自己的感謝,久而久之,但凡鐘燦陽在場,大家就不提這一茬,免得聽鐘燦陽一臉滿足又感謝的誇唐初宜,一開始聽還能有點樂趣,可挺多了,就讓人牙酸了。
而在孩子堆裡,關于唐初宜是一個多麼好的大嫂,多麼能幹,鐘燦晞跟鐘燦陽多麼感激這件事,更是傳得風風火火,尤其是孩童比較小,還沒很固執的認知,他們會羨慕鐘燦晞有這麼個大嫂,甚至對唐初宜有高度的認可。
等到年節過去,村裡人已經知道了,以後隻能說這鐘秀才一家子過得不錯,每個人都付出了,要肯定唐初宜的付出,而不能隻單單說因為鐘秀才,否則鐘家兩兄弟可都不依。
畢竟一個村裡的,肯定會有人愛說酸話。
一開始在得知唐初宜被這般維護的時候,有人拈酸說唐初宜這樣的,鐘燦陽壓根就立不起來,丢了男人的臉,就算會賺銀子,不也是被他娘子拿捏了,也有人羨慕唐初宜遇到鐘燦陽這樣脾性的人,能當家做主。
當然這樣的人隻是少數,更多的是還記挂着當初唐初宜對村裡的幫助,也記挂着鐘燦陽給村裡人帶來的好處,所以每次有酸話出現的時候,總會有更多人反駁回去,因此這些話也并沒有帶來什麼影響。
時間匆匆過,鐘燦陽最近琢磨着,年節已過,臘月将盡,林掌櫃怎麼的,也要回來了吧,很多事情可以準備起來了。
鐘燦陽跟唐初宜商量過後,去了一趟村長家,買下了屋子周圍的地。
楊家村地不少,但是本村人本身會分地,買也是買田,像鐘燦陽這樣大手筆的買地說要蓋房子的,村長還是頭一次見,雖然不理解為什麼買那麼大的地,鐘家也就那麼三個人,可鐘燦陽堅持,村長也就沒說什麼,忙前忙後的幫着辦好了相關的手續,在圈地的時候,還給畫大了一些。
地買好了,鐘燦陽也沒後續,原本村長還問他要不要找人幫忙壘土塊将地圍起來,鐘燦陽拒絕了,隻說有自己的打算,鐘燦陽沒多說,村長也就不問了,隻讓有需要的時候再找他。
買完地,鐘燦陽就和唐初宜,鐘燦晞,三人每天往竹林裡去幹活。
咳,說來慚愧,幹活這事鐘燦陽還比不上鐘燦晞呢。
三人上山砍毛竹,唐初宜是最能幹的便罷了,鐘燦晞砍三四根,鐘燦陽砍完一根還要歇一會。
鐘燦陽是有些羞愧的,這事雖說打算讓娘子主導,但自己也太拖後腿了,不過當他表現出一點點不好意思的心思,唐初宜總會很快發現并肯定他,鐘燦陽那點羞愧很快煙消雲散并且美滋滋的。
鐘燦晞每次看到這個情形,都會扭過頭,當自己沒看到,隻是心裡想着,大嫂現在是學了大哥的說話方式了,這兩人,天天在他面前,不是這個哄那個,就是那個哄這個,誰來哄他呢?動作迅速的又看了三根毛竹的鐘燦晞想着,不過扭頭看到自己砍得竹子堆積成小山的模樣,鐘燦晞又咧開嘴笑,算了,他不需要哄,他喜歡幹活,看到自己幫着家裡做了這些活計,心裡怪高興的。
鐘燦陽他們每天隻是抽出一點時間去砍毛竹,其餘時間還是如同往常一般,讀書,畫畫,鍛煉身子,琢磨吃食,好不惬意。
幾日後,一隊車隊來到了楊家村。
喧鬧聲引起村人的注意,村口的人見有車隊過來,紛紛站起,盯着車隊看,保持警惕。
畢竟雖說世道安穩了些,可前些年不安穩的那些時日,他們可還沒忘記。
林掌櫃領着路,在頭輛馬車,遠遠看到村口有不少人的時候,就比劃了手勢,減緩了速度,這會剛停在村口,沒直接進,他可不是來惹事的。
林掌櫃揚起笑:“各位鄉親,我是鎮上【百書屋】的林掌櫃,鐘秀才成親的時候來過的,大夥不認識我了?我來是來給鐘秀才送東西的。”
村民仔細打量了一會,議論聲四起。
“好像是林掌櫃,就是黑了,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