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同志,我替你搬回去吧。”韓青陽掂了掂堆放在一起的糧食口袋,湊到了祝熙語身旁。他自從聽韓峰說了祝熙語和他們韓家的淵源,就覺得自己和這個新來的漂亮知青親近了許多。
祝熙語正在為此發愁呢,聞言倒是沒有客氣,“韓同志家裡有沒有推車什麼的,借我們用下就好啦。”
韓青陽連忙放下手中的袋子,清俊的臉透出點窘迫,怎麼把這回事給忘了,“有的有的,我去找。”他繞到自家柴房後面,推出了一個木架獨輪車,又幫着祝熙語将她分到的糧食都放到了車架上。這是隊裡提前預支給新知青們從今日起、到秋收後的口糧,年底時知青們需要再補上對應的工分。
祝熙語見獨輪車上還有很大的位置,對蕭可道,“蕭可你也放上來吧,咱們倆一起推回去。”又對着一臉無措的方冉和站在兩份糧食前的李竹茹說,“方冉、李竹茹你們不如等我們一會兒,等下也借隊長家的推車。”
李竹茹聞言立馬替易輕舟卸下了他肩上的麻袋,心疼地拍拍他肩膀的灰,對着韓青陽道謝。
方冉笑得很腼腆,“謝謝祝姐姐,謝謝韓同志。”
韓青陽看見她才想起來自己差點把她給忘了,方冉這身闆一看就搬不動這些糧食,于是他也說,“等下我回來再幫你。”
方冉臉紅紅的,點點頭不說話了。
祝熙語和蕭可分走在推車兩邊,本來她們要自己推的,被韓青陽占着車把不讓,隻能跟着車很多餘地扶着糧袋。
韓青陽推得很輕松,他長得清俊但其實是地裡的好手,力氣大着呢。他問祝熙語,“祝同志,我韓峰哥把剩下的東西給你送過來了沒?”
祝熙語微微側身,“嗯,我趁中午休息去了書記家,東西都拿回知青院了。”
韓青陽穩穩地轉彎,“怎麼樣?我五叔五嬸是不是人特好特熱情?我前些天就聽我娘說什麼要幫五嬸趕些被子,時間緊。那時我還奇怪呢,原來是給你準備的。”
“倒是給叔叔嬸嬸們添了不少麻煩,多虧有你們了。”
“這有啥,三叔特地給我爹和五叔打過幾回電話呢。你就當我們韓家是自己叔嬸家,别客氣。”
這話祝熙語中午也聽書記和王嬸說過,王嬸很是熱情,書記雖然話不多但也始終陪坐在跟前。她想起自己給錢票的時候,王嬸和她推讓來推讓去,她家小兒子從院門外看還以為她兩在打架,着急忙慌就沖了進來,就覺得又溫暖又好笑。
她點點頭,“好。”
韓青陽也滿意點頭,三叔是他最厲害的叔叔,他們這支全靠三叔才好起來,祝熙語是三叔嘴裡要當子侄看待的人,他一定要替三叔招待好人家。于是他又問,“祝同志你是什麼時候生的?”
蕭可聽到這裡沒忍住插嘴道,“我們都比你大,你要叫姐嗎?”
韓青陽驚訝,“真的嗎?你們看着比我小呀。”
“我是四月初九生的。”祝熙語沒再賣關子。
韓青陽松了一口氣,“那我比你大,我是正月初五的。你以後就叫我青陽哥吧,同志來同志去的,好生分。”他餘光看見蕭可笑得古怪,趕緊添了一句,“正好有你和我三叔的關系在,你和我曼文堂姐在我這兒都是一樣的。”
他說的是韓明德的大女兒韓曼文,祝熙語示意蕭可别再打趣他,“好的,青陽哥。”
韓青陽的耳尖紅紅的,韓家的姑娘都比他大,他向來隻有叫姐的份兒。
——————————
五點一刻,知青點廚房傳來李竹茹叫大家吃飯的聲音,雖然史勝說今晚才會分活,但她們下午沒被安排任務,他們便主動把剩下的活分了分都幹了,這也是他們的院子。
祝熙語将手上的棉襖搭在晾衣繩上,甩了甩手上的水,回屋叫正在補覺的蕭可起床。許之桃正在床上整理勞作後有些淩亂的頭發,“真是享福呀,可惜明天就要和我們一起下地咯。”然後辮子一甩,徑直出門去了。
飯畢,大家都沒散,猜到史勝有話說。果然,史勝清了清嗓子,“說一下新的分工。”他示意簡靜秋開始。
簡靜秋拿出一張紙,遞給身旁的何倩,“這是新的值班分工情況,大家看一下。總的來說,七人一組,一組一天。李竹茹和許之桃,方冉和我,輪流負責做飯、燒水和洗碗,每人每天有一暖壺熱水,多的要自己動手。方朔和楊逸,勝哥和李小平,輪流負責知青點挑水事宜,每天飯前都要确保院裡的三個水缸至少有兩個是滿的。”
她專門頓了頓,果然李小平立馬站了起來,“為什麼是我挑水?我不幹!”
“因為你不會做飯、不會燒火、不會種地。”史勝的聲音淡淡的。
“那不是還有喂雞嗎?”
“那是分給女知青的活,你是女知青嗎?坐下!不願意幹可以自己出去在村裡建房單過。”史勝很不耐煩。
李小平的臉漲得通紅,見方朔沒什麼反應,在史勝的目光裡憤憤地坐了回去。
許之桃見狀嗤笑了一聲,和史勝唱反調的都不在知青院了,李小平以為他是誰?
簡靜秋繼續,“祝熙語,蕭可,輪流負責喂雞和院子、正屋的衛生。”她笑得很和氣,“你們等會兒來我們房裡,我和倩倩給你們講下怎麼喂雞。是不是不會?”看見二人點頭,她接着說,“陳佑哥帶着易輕舟去菜地吧,我們這組倩倩跟張康安負責種地。”
史勝放下水杯,“一組一天,咱們隊上除春種秋收外,固定周日休息。但咱們院子裡的分工不受休息和節日的影響,輪到了就休息,沒輪到還是要繼續幹活。”他還是隻講自己的決定,不管别人是否有異議。
其實這裡面除了李小平、許之桃、蕭可外,其他人要麼是不會生事的安穩性子,要麼就是像方朔那樣萬事不在乎,也不會在這些事上和史勝打擂台。
許之桃在“聽史勝的安排”這件事上很識時務,李小平空有脾氣,蕭可外強中幹,三人是生不起什麼太大的事端的。對大家的脾性和為人有了初步印象的祝熙語心裡安穩多了。
知青點的一切也正如她所想的那樣,雖偶有些小打小鬧,但整體還是很安穩平靜的。她下鄉後最大的困境,最後還是出自侯海一家。也是這個困境,給她的知青生活畫上了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