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好事吧。
嘉靖的硯台是好東西,畢竟一個懂享受的皇帝,天下最好的寶貝都往他這兒進貢呢。
朱福甯一聽嘉靖的話,一眼掃過眼前的硯台,取其中一方舉起道:“這個,這個。”
黃錦偷偷擡瞄了朱福甯取過的硯台,自不會錯過那是一方蓮花台。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嘉靖一怔,随後又滿心歡喜的道:“福甯挑得極好。”
黃錦一時不知朱福甯究竟是懂了這硯台的用意,亦或者隻是随手一挑。
不過,黃錦也算聽到朱福甯背出《道德經》的人,心中同樣驚歎無比,朱福甯竟然如此聰慧。
随後,京城都知道了,胡宗憲課上得極好,得了嘉靖送來一方硯台。
上好的硯台,舉朝上下能有這般賞賜的人并不多。
自然讓人甚是好奇,胡宗憲怎麼給朱福甯上的課,竟然讓嘉靖甚喜。
是以,胡宗憲被請到了嚴府。
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制,多年來慢慢形成内閣制,内閣中有首輔,次輔,胡宗憲出自内閣次輔嚴嵩門下。
說起嚴嵩,這一位也算是厚積薄發,今已是将近六十二歲的高齡,卻越發得寵于君,一手青詞寫得滿朝上下贊不絕口,但這為人吧,引人诟病。
不過對于胡宗憲來說,他初入官場,需要人支持,否則他的仕途是走不順暢的。早年他已然是嚴嵩門下,而今三年縣令期滿,也是要挑一個地方去。隻是嚴嵩讓他等上一等,畢竟京城最近發生的事情确實不少,須觀望之後再安排為妥。
觀望歸觀望,胡宗憲并非坐以待斃的人,正因如此,他才會自薦入宮教朱福甯讀書。
誰也不會拿一個小公主當回事,然而皇帝拿了這位小公主當回事,敏銳的人自然能夠察覺到其中不同。不巧,胡宗憲是一個敏銳的人。
沒有人會嫌靠山多的,況且嘉靖把給朱福甯挑先生的事交代給了次輔嚴嵩,胡宗憲為恩師盡心盡力,又有何不可?
一舉兩得的好事,胡宗憲說幹即幹,都不帶半點猶豫。
宮中賜賞時,胡宗憲詫異無比,由此也明白朱福甯在嘉靖的心中的份量,興許比他們以為的還要再重一些,再重一些。
胡宗憲在看到硯台時,蓮花硯台呢,不禁問:“敢問公公,硯台是陛下所挑?”
來人早得了吩咐,立刻答道:“陛下有賜,硯台是公主挑的。陛下以為甚好。”
嘶。胡宗憲倒抽一口冷氣,連忙往賜覺的公公身上塞上一綻銀子,“區區薄禮,下官家境不豐,小小心意,望公公勿要嫌棄。”
拿錢的時候宦官确實覺得挺少的,一眼掃過胡宗憲身上穿的不過是尋常的麻衣,周圍家具都是簡單的擺設,有心就好,可見是個懂事的人。
“胡大人客氣了。公主誇贊,陛下肯定,胡大人定是前途無量。”沒錯呢,第一天上課就得了賞的人獨一個胡宗憲,顯然是在嘉靖那兒有了印象,有印象,前程還怕沒有?
胡宗憲心裡未必沒有感覺,依然壓下心中的得意恭敬相送。
至于随後被人請到嚴府,胡宗憲并不意外。
雖然六十有二的嚴嵩精神抖擻。他如今隻是一個次輔,還不是首輔。
“汝貞啊。”但見胡宗憲,嚴嵩眉開眼笑,很是以為胡宗憲給他争氣了,上前拉住胡宗憲的手,攔下他行禮的動作道:“你是能屈能伸的聰明人,我心甚喜。此事你辦得甚好,陛下是我們的君父,陛下的事無一是小事,隻要辦好了,陛下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胡宗憲字汝貞。聞嚴嵩所言,自知他做下的事無論嘉靖記不記,在嚴嵩這兒是記下了,胡宗憲明白,他這一回的毛遂自薦成了。
“恩師教訓得是,學生記下了。”胡宗憲躬身肯定而答,以後,他會繼續這般行事。
“你跟我說說,今天給公主上了什麼課?”沒錯,這才是關鍵。朱福甯怎麼評價胡宗憲不重要,重要的是嘉靖因此賜賞,證明嘉靖認可胡宗憲,嚴嵩焉能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