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擇怔愣地問:“塌,塌了?”
怎麼會塌的?那他們以後住哪兒?
印河取了水來。山洞昏暗,乍一看以為他捧的是個土碗。
等接過來,才發現這是粗糙的土色陶器。
印河接着卓穆的話說:“最近一直下雨,咱們那山洞被沖塌了。”
聞擇嗓子都要冒煙了,喝了口清冽的水,緊張問他:“沒傷到你吧?”
“沒,我那個時候不在山洞裡。”他邀功地說,“後來我過去把能用的東西都帶出來了。”
“那就好。東西你放哪兒了?”
印河一伸手,面前的空地上頓時出現了幾個豁口的木盆、兩把木勺、兩塊鹹肉、一塊破舊石闆。
“在這。”他說。
聞擇這才想起來,獸人們都是有随身空間的。
降生的時候,空間大概有半個立方米,随着實力增長,空間也會增大。
不過這個增大很有限,成年亞獸人的空間隻有一立方米左右。
獸人則是幾立方米到十幾立方米不等。
像卓穆這種武力值格外強悍,年紀輕輕就當選部落勇士的,大概能有個二十立方米?
空間裡沒有空氣流通,放不了活物。又因為體積小,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把最重要的物資放在其中。
獸人們的衣物,也都放在空間裡,這樣變身時直接就會穿在身上了。
和空間的聯系很玄妙,比如他現在心念一動,就能“看”到自己的空間裡有什麼東西。
麻繩、骨刀、石鏟等,是他賴以生存的采集工具。
獸皮、獸油、藥草等,是珍貴的生活物資。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深紅色的陶壇,一個同色陶釜,一堆廢陶片。
陶器的使用痕迹不多,看得出原主對它們很珍惜。
畢竟這個時代的燒陶技術有限,成品率低。
這兩件陶器,是在其他擅長燒陶的部落換的,需要不少物資。
陶器易碎、高溫易炸,用一件少一件。
原主對待這兩件陶器的态度,堪稱對待傳家寶。
至于他手裡的碗,是自家堆燒出來的産物。不僅不夠美觀,更不耐用,不過優點是容易獲取。用來盛個水、短期儲存些東西足夠了。
他和印河兩個人的物資加一塊——可以說是一貧如洗。
他父母早亡,但給他留下了一筆撫恤金,所以從小到大,他還沒體會過這種“兜比臉還幹淨”的感覺。
無奈過後,反而生出一種“還活着就很好”的微妙樂觀感。
又喝了一口幹淨無污染的泉水,聞擇的嗓音變得清透了不少。
“這個季節,野外能采集到不少食物,暫時不用擔心被餓死。最緊要的問題,是咱們兩個接下來住哪?”
“如果天氣好,咱們在野外對付一段時間,等新房……新山洞準備好了,再搬進去就行。問題是,這個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吧?”
一開始,聞擇還是和印河分析的,說到後面,他看向了卓穆。
銀發紅瞳的卓穆坐在一旁的青色石頭上,寬肩窄腰,背脊挺拔,線條流暢。
兩條精壯的腿屈起,仍修長到不可小觑,肌理充滿了力量。
他說:“還要再下半個月。”
聞擇穿成亞獸人後,對天氣也有所感應,不過不像他這麼精準。
下雨天,連采集和打獵都會受影響,更别說建房了。
“不知道部落裡還有沒有空着的山洞,能讓咱們借住一段時間。印河,一會兒咱們去族長家問問。”
印河把他當成主心骨,連連點頭:“好。”
一旁的卓穆卻說:“你的傷沒好,不能出去。晚點讓印河把族長請過來吧。”
他生得高大,氣勢又冷肅威嚴,加上獸形還給聞擇留下了心理陰影,他沒敢不從。
“好……那咱們現在做什麼?”聞擇問。
卓穆言簡意赅道:“印河,你去生火,用石鍋燒熱水。”
又看向聞擇:“你跟我來。”
聞擇不明就裡,但立刻起身:“嗯。”
走在卓穆身後,他才意識到這個獸人高了他半個頭。
他目測自己現在怎麼也得有一米八,那卓穆不得一米九五以上?
不過想到他那五十多米長的獸形,有一米九五的個頭,也挺順理成章。
思索間,兩個人爬到了山洞外。
山南部落多是熊獸人,住的山洞挖在半山腰。
而卓穆喜靜,所以住在山根,距離其他人的山洞有着不短的距離。
他的山洞是向下挖的,一共有兩層,他住在地下二層。
因為洞口開得高,暫時還沒倒灌水,隻是很潮濕。
山洞背風處,四根木頭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用麻繩綁緊,搭起了個簡易的棚子,四面無牆,上面鋪着厚實的幹草擋雨。
草棚裡,放着幾塊大小不一、表面平整的石頭。
大一點的石頭上,有陶壇、木杵和不知名的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