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邊境貿易繁榮,衆人的海貨放在倉庫裡也不擔心壞了。為了更好地了解民間疾苦,幾個人分别去找适合自己的互市牙郎,假借賣貨名義了解信息,觀察民生。
秦曉清是最後一個去的,身邊是李白和蘇珽。蘇珽很能幹,一到集市裡就找到了合适的牙郎。為了拉攏人,還請他們兩個吃羊肉飯。
李白和這兩個年輕牙郎比較聊得來,蘇珽注意着皇帝。皇帝自己則環視整個集市,貪婪地看着。忽然她發現前面有兩個一看就雄激素分泌很多的男人,很壯。
作為女人,秦曉清不太喜歡這樣的男人。但是作為愛才的皇帝,這樣的壯士值得她搭話。
“兩位壯士,看着不俗啊,我是南邊來的行商,叫秦曉清。二位的名諱是?”
“安祿山。”
“史思明。”
秦曉清的表情凝固了,很快她大笑起來,“聽着就是個好名字!”
“我們兄弟倆,和你請的這兩人一樣,都是牙郎。可惜,幹了幾年,沒攢下錢。”安祿山拍着自己的白肚皮。
看着兩人桌上的酒肉就知道為什麼攢不下去錢了,秦曉清心想。
“做牙郎不過是抽成,能賺什麼錢。二位壯漢不如去從軍,沙場上賺個一官半職。看樣子二位熟悉本地,捉幾個契丹間諜換賞錢,豈不容易?”
史思明有過從軍想法,隻是二人心向大唐,實在不想大好河山還沒見過就去沙場搏命。但他二人不懂經商,做牙郎隻能糊口而已。
安祿山看兄弟退卻,想拒絕眼前人的美意。隻是忽然兩個人從安祿山面前過去,他改了主意。他再也不想有人能在他和旁人說話的時候,從中間插過去了!
安祿山重重拍史思明的肩膀說:“好主意!多謝兄弟提點。以後我安祿山成事了,一定不忘了你的提點,一定報答!”
史思明:“啊?…是啊是啊!”
史思明和安祿山似乎都認為從軍是個好主意,現在秦曉清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他們就立刻丢下酒肉,從軍去了。甚至,都沒有再問一遍秦曉清的名字。
蘇珽看商家把剩下的酒肉收進去了,問皇帝:“秦公子叫安祿山史思明兩人從軍,似乎不懷好意,當兵有什麼不好?”
“哼哼,你不懂。”坑了安史二人,秦曉清心情很好。安祿山此次從軍,必然立下軍功,之後驕兵必敗,軍法處置,就可以殺了。
當時張九齡就認為安祿山犯軍法該殺,可惜李隆基留了他一命,還讓他得了皇帝的注意。這次,一定要嚴格執行軍法,合理合法弄死安祿山。
安祿山就是小号李林甫,不是好人。河北道百姓之所以給他立廟,隻是因為李唐皇帝更壞,顯得他是個好人了。對了,安祿山不好,窦建德這個農民起義領袖好啊,可以給他塑像。
蘇珽見皇帝不想說,也不糾結。提議:“我想,海貨既然不是正經拿去賣的不如去找官員走後門,看他們怎麼做。把每個官員的表現記下來,回京處置。”
“好!朕倒要看看,誰在收賄賂,誰是泥塑的。”秦曉清很滿意蘇珽這個意見。
所謂海貨,主要是海菜和鹹魚幹,都是平民食物。如果在幽州賣,比較難賣,到了契丹,那裡是什麼都要的。但是出去需要過所,得向官府要。
衆人打扮一番就去了官府,被清了進去。縣衙裡面人不多,但商人很多,聚在一塊,被人看着,小聲說話。三人不知道怎麼回事,隻好打聽。
原來在這裡想拿過所,要給錢,一般是二十兩。給了,一切好說,要兵卒跟去契丹也使得。
“我們,沒有錢啊。”秦曉清想到了姚崇,他認為到了幽州可以讓附近的州官送錢過來,因此他們帶的錢不多。而且,這不就是行賄,她不想給。
姚崇雖然遠在長安,但他早料到這點,因此銀錢給夠。并且計劃給陛下寫信勸說,但他病了。
“不給?那等着吧。還有等幾天的,最少也要等一個時辰。我看就是要磨我們的性子,我也就時不來看看。”女人留下親信,自己走了。
女人走後,很快縣官的效率就提高了很多,秦曉清前面的人都拿到了過所。但人走光了,她們等了半個時辰也沒動靜。
眼看着新人進來,秦曉清和李白還有蘇珽,沒有等待的準備,又不能暴露身份,隻好聊些見聞。最後秦曉清越聽越氣,氣極反笑。
誰知道,來人看見她臉上不但沒有怨色,還有喜色,又輪到她們了,就叫她們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