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三國]太後篡位進行時 > 第67章 詩書史書

第67章 詩書史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其實,郭婉之所以選擇随曹丕南下吳郡,非獨為深化曹丕對她的倚重,亦因來年江北将遭蝗災之患。

一則避亂。

二則,若能締結江東商貿之盟,無論歸屬何方,皆對其重樓有所裨益。

郭婉雖僅掌一重樓,且一層專營脂粉之業,但蝗災一至,多多少少都會影響生意。

出使江東,若能結識江東豪庶,拓寬商路,亦不失為一善策。

衆人雖分駕四車,但旅途漫長,乏味難耐。

曹丕與蔣幹時或躍馬前驅,坐于鞍鞯之上,與車内的郭婉談笑風生。

郭婉雖亦娴于騎術,但多數情況下,皆以慵倦之姿,卧于車輿之内。

已勞碌兩世,郭婉自然更偏愛此安逸之态。

騎馬多累啊。

打了兩輩子的“仗”,她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郭婉雖未細詢此行具體的路徑,但心中隐約覺察,此行自許都而南,将越廬陵郡治西昌縣,繼而折而向東,直指丹陽郡境。

至丹陽,就到了孫權的治下。

再續東行,不日即可抵吳郡的郡治吳縣,見到孫權了。

口含酸杏,滋味初嘗,郭婉忽作鹞子翻身之勢,瞥見車輿外,曹丕與蔣幹并肩而立,笑語晏晏,風華絕代。

彼時,陽光斑駁,樹影婆娑,二人之談笑聲,随風輕揚,宛若天籁之音,令郭婉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感慨。

曹丕其實話挺多的。

表面的沉穩冷靜都是裝的。

她心念忽動,略作籌思,遂以柔和而清越之音,輕聲吟哦曰:“芍藥映日紅,嬌豔韻無窮。公子淩霄漢,風華展豪雄。”

聲音雖輕,卻清晰可聞。

“咦!郭大家又作詩了!”

曹丕面上訝然,贊美郭婉的模樣很是誇張。

仿佛郭婉作出驚天動地的詩賦巨篇。

甚至還戲稱她“大家”。

郭婉淺笑,擺手謙遜而言:“此乃旅途即興之作,粗鄙淺陋,難登大雅。”

雜詩而已。

“此景此情,皆若畫卷,人間何處不蔥茏?”

蔣幹在旁附和,目光中帶着幾分欣賞。

郭婉深知,敬奉上司,亦需得其歡心。

曹丕聞言,眉頭微挑,笑道:“女史之職,當精通史書,何以對詩書亦如此娴熟?”

郭婉一路上已多次即興吟詩,令曹丕暗暗稱奇。

郭婉機敏回應:“公子何出此言?”

“婉雖司女史之職,然若不通史書,何以援古證今,佐公子以籌謀?”

不通文史,怎麼給你“魏文帝”出謀劃策?

郭婉腹诽。

“而詩書之美,亦能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婉自當涉獵。”

其言辭之間,既有謙遜之意,又透露出自信與圓滑。

引得曹丕搖頭笑罵。

行數日,衆人安然至孫權治下。

遙瞻城垣巍峨,其上篆刻“宛陵縣”三字,遒勁有力,經蔣幹告知,郭婉方才知曉,此處乃丹陽郡治所。

宛陵縣城,地處丹陽郡之心腹,北望曹操疆土,雖郡域非廣,然為通往吳郡之要沖。

郭婉心存疑慮,掀簾出坐馬車之外,斜倚車輿木闆,問曰:“吾等欲赴吳郡,何不徑由北地穿行,而需繞道至此,徒增煩擾?”

蔣幹見狀,乃向曹丕與郭婉釋疑:“吾等此行,非僅為匆匆趕路,實則欲先拜見丹陽太守吳景。”

郭婉聞言,眉宇間透出疑惑:“太守吳景?吾等前往吳郡,與此人有何幹系?”

郭婉一時沒有回憶起吳景是何人。

複又問道:“此人可有何特殊之處,吾等非見不可乎?”

曹丕目光深邃,顯是對此次出使已做足功課。

他微微一笑,手指前方宛陵縣,為郭婉釋疑:“吳景者,非但丹陽太守,實乃孫權嫡親舅父也。”

“孫權之母吳夫人,乃孫堅之嫡妻,故吳景與孫權血脈相連。”

“吾等前來拜見,意在陳明來意,使孫權有所預備。”

“且吳景在江東素有威望,得其助力,吾等行事将更為順暢。”

郭婉聞之,恍然大悟,點頭稱善。

經曹丕提醒,她這才憶起此間利害關系。

跟江東打交道,不是隻單單跟孫權一個人說事就行的。

吳景,他們顯然也要見上一見。

衆人驗明文書無誤,遂入宛陵縣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