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三國]太後篡位進行時 > 第84章 府婢王孫

第84章 府婢王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孫綽既自陳願與其弟孫恭一起,代替從父孫權北赴許都。

不論是不是孫權的忽悠,此時孫權色厲而辭微,面北而立,先表對曹操看重孫氏之恩,而後敲打數語以誡孫綽、孫恭二子。

“臣權,蒙聖恩再授,辭之則為不敬。雖俯首受命,心中亦難免惴惴。”

“幸聞司空厚愛,心境始得稍安。”

“當今陛下,禦宇許都,群英畢至,競獻嘉謀。”

“上有皇恩浩蕩,下有故舊相扶,孫氏才得以存續至今。然,子綽、恭才器尚淺,惟願司空不棄,多加教誨。”

“汝等既入朝,當以司空為表率,步步趨随,庶幾無誤。”

言既畢,孫權複向曹丕詢曰:“此二子欲随貴使北還許都,未知可否?”

說話間,孫權又望向從席中起身的曹丕,朝北作揖:“陛下将江東付臣,權實在不能獨支。未來大事加重,還請司空庇護提攜。”

郭婉見孫權笑得燦爛,恭敬如此,态度做得十足,也是覺得這個家夥真是一個“奇才”,這樣的沒脾氣,毫無父兄之風,讓人打臉都打得沒意思。

不愧是“大魏吳王”。

席中,孫綽與孫恭兄弟二人,緊随孫權之意,對曹丕極盡恭維阿谀之能事,言辭間滿是敬仰與谄媚。

所謂的上行下效。

其或贊曹丕之類父,或頌曹丕之風姿,言辭華美,不絕于耳。

人皆難辨,此等恭維之語,究竟乃孫權暗中授意,抑或是孫綽、孫恭内心真實所想。

不論如何,酒至半酣,孫權乃舉杯示意,令孫綽兄弟二人歸席。

二人聞言,心中一喜,知孫權已對他們的表現頗為滿意。

于是,二子恭敬地朝曹丕躬身行禮,言辭謙卑地謝過曹丕之誇贊,而後緩緩歸席。

衆人坐定,孫權複啟口,語帶期寄:“今遭天子賜居中樞,未知将授子綽、子恭何等爵秩。”

“臣權之忠誠于陛下,昭昭如日月,然念及從子之情,亦祈陛下垂憐。臣權鬥膽請願,願陛下賜以江東織女。”

曹丕早有所料,孫權必有所求。

初時,曹丕還跟蔣幹揣度,孫權或以北地駿馬為遣質子入京之議,未料其但求掖庭織女耳。

非求北地駿馬,而索掖庭織女?

此中緣由,實令曹丕費解。

其實,此番是曹丕想多了。

于漢末三國之時,駿馬多出河北之北、西涼之境及西域之大宛國。

河北之北,漁陽、上谷等地,産馬尤著,其品質之優,聞名遐迩。

西涼之域,馬匹亦以雄渾之耐力與疾馳之速,著稱于世,尤以西涼鐵騎,為三國軍力之重。

至于西域大宛之馬種,經引進後,于西涼之地繁衍生息,亦成三國戰馬之重要來源也。

詳而言之,河北北部之馬,以幽州、冀州為盛,其馬力強健,耐力持久,于三國之中,廣受贊譽。

西涼之地,武威、張掖等郡,亦盛産良駒,不僅供于軍旅,亦在商貿運輸中大放異彩。

孫權深知,向曹操求馬,無異于緣木求魚,反不如索其所需的織戶女工。

曹操素來對江東心存戒備,豈會輕易将馬匹售予江東?

此等明面之交易,曹操自是不會輕易為之。

曹丕思索片刻,笑靥溫文,神态自若,曰:“讨虜之意,吾已洞悉。吾初料讨虜将軍或以駿馬為質,今乃知将軍之心,溫雅且慧,不溺于凡物。”

江東之地,因地利之便,無鹽糧之憂。

孫權于此時,沒有晚年的昏庸,實為務實之君。

吳郡孫氏,曆經三代之經營,家境雖豐,然猶居寒門之末。江東六郡之世家大族,多有輕視今日江東的掌權者孫權。

孫權麾下,将相之才不乏其人,所缺者,乃維系其讨虜将軍府門面之織戶婢子耳。

可以說前番曹丕初遇孫權,所贈之帛就很得孫權心意。

孫權既陳所求,曹丕聞之,不以為難,反生豪爽之态,笑謂孫權道:“讨虜所求,非國之重器,亦非軍之良駒,乃織戶之女工也。此事易耳,吾自可裁斷,無需煩擾天子。”

孫權聞曹丕之言,心中稍安,複北向拜而謝曰:“貴使慷慨,權感激不盡。然此等瑣事,亦需貴使費心,權實有愧。”

曹丕擺擺手,笑道:“将軍勿需過謙,吾與讨虜,同屬漢室之臣,理應互相扶持。”

“況乎,吾亦知将軍之心,欲以此等小事,示吾與江東之和善,吾自當成人之美。”

言罷,曹丕目光炯炯,似有所決,複謂孫權曰:“讨虜若願,可遣使随吾一同返許都。待至許都,吾必親自往掖庭,為将軍擇選家境清白、手藝精湛之織戶,以贈将軍。”

孫權哈哈一笑,連忙擺手。

那可去不得。

郭婉默然不語,靜處于曹丕背後之席,冷眼旁觀席間衆人,各懷機心,谄笑以求私利,心中頗感索然無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