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劉邦?還是兒子劉盈?】
【沒錯!都不是。】
屏息期待之時,呂雉卻聽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
【這個關鍵人物就是和呂雉八竿子打不着的——】
【司馬遷!】
【作為漢武朝的一位史學家,司馬遷和漢高後不能說是有什麼糾葛,隻能說是毫無關系。】
【但作為青史留名的一位史學家,正是司馬遷對包括呂雉在内這些筆下人物的态度,讓他脫穎而出。】
“漢武……”劉啟念叨着。
自高祖往後,便是孝惠、前後少帝、孝文幾位,莫非這“孝武”二字,就是後人給自己的谥号?
剛強直理曰武;克定禍亂曰武;
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
看來自己還是做出了一番偉業的嘛!
劉啟喜上眉梢,剛咧開嘴,又猛地意識到不對勁——
朝中上下,哪兒來的“司馬遷”這号人物?
……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隐惡。”】
【這是後世另一位史學大家班固對前輩所做出的稱贊。】
【作為曆史的記錄者,司馬遷能将事件不偏不倚地進行還原,陳述公正準确。既不會給出違心褒揚,也不會對負面事迹避而不談。】
【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堅持,我們才會看到,哪怕是項羽和呂雉也能被載入隻有皇帝才有資格留名的《本紀》。】
“本紀……”呂雉一錯不錯地盯着直播間,恨不能在光幕上戳出個洞來。
後人對她的認可竟然到了這種程度嗎?
比肩帝王!
【尤其是司馬遷選擇給呂雉、而非她的兒子漢惠帝這位正兒八經的君主撰寫《本紀》,這種觀念在當時不可不謂是極具前瞻性的。】
【但提起這件事,太史公給楚霸王立《本紀》一事曆來廣受世人稱贊,可作為另一個不是皇帝還能享有《本紀》的人,呂後和她的功績卻鮮少有人提及。】
【何況《呂太後本紀》還是《史記》中唯一一篇單獨為女性所作的傳記,可見呂雉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史記·呂太後本紀》的最後,在回顧了這位曆史上第一位皇後、也是第一位皇太後波瀾壯闊的一生之後,司馬遷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穑,衣食滋殖。”】
【大概就是說呂後執政期間,以“無為而治”的方法讓百姓修養生息。】
【哪怕隻是在宮牆裡發号施令,不出門戶,天下卻也依舊太平無事。】
【因為犯罪的人不多,罪刑責罰也很少使用。百姓們則一心從事農耕,逐漸從連綿戰事中緩過勁來,慢慢地衣食富足。】
【而這也為緊随其後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咦?那不是父皇嗎?”
劉啟不禁嘀咕起來。
主播說得很清楚:緊随其後的“文景之治”,那這個“文”字所對應的無疑就是他親爹孝文皇帝了。
這麼說……剩下那個“景”字,才是自己?
想通這一點,劉啟的笑容逐漸放肆。
且不說“文景之治”這四個大字聽起來就很有治世的底蘊,再不濟,他後頭還有人呢!
那聞所未聞的“孝武皇帝”還在自己之後,說明什麼?
說明最起碼西漢沒有斷在他手裡!
劉啟愉快地撿起棋子。
今天也是沒有變成亡國之君的一天呢。
……
“這,就是後人對我的評價嗎?”
呂雉一字一句地回想着史書上留給她的寥寥數語。
随後垂下眼睛,凝視着自己這雙因操勞忙碌而變得粗糙醜陋的手。
就是這雙手,會在将來拿起屬于她的皇後之玺,攪動風雲,号令天下。
而如今,它們隻是安安靜靜地攤開在自己眼前,還帶着被谷穗劃出的細長傷口。
微風拂過麥壟,送來夏語冰的一段小結:
【作為大一統帝國後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大漢王朝長達十五年的實際掌權者,呂雉的功績就這樣凝結在了短短幾十個字裡。】
【哪怕已經以女兒身在《本紀》中穩穩占據了一席之地,可後世提前她依舊是兇殘暴虐、弄權貪勢的一面,甚至評出了個“千古第一毒後”的稱呼。】
【其實想想,作為一名女性,從古至今對呂雉的抨擊謾罵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從來都是男人當皇帝,憑什麼你呂雉掌了權不夠、還能将百姓治理得井井有條?】
【因為出衆,所以不合群。既然不合群,就該打壓。】
【如何打壓?既然女子該以貞靜娴淑為美,那大家就一起聚焦她沾上的人命官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