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這個稱呼鄧綏已經聽多不怪了,她對自己有信心,接受得倒也坦然,至于那個:“彩虹屁……?”
鄧綏蹙着眉,沒想出頭緒,又問班昭:“曹大家可解此意?”
班昭誠實地搖搖頭:“未曾聽過。”
哪怕自己已經讀了這麼多書,可這世上還有許多道理和說法是她聞所未聞的。
鄧綏暗歎一聲:學吧!學無止境,太深了!
【青橙薄荷:實至名歸!】
【青橙薄荷:鄧姐slay!什麼帝王?全秒了!】
【墨嫣:鄧姐駕到!通通閃開!】
【墨嫣:鄧姐駕到!通通閃開!】
更是有觀衆直接想好了應援口号:
【茶喝到沒味:東漢鄧綏大女主,完美女君快入股!】
【茶喝到沒味:有顔有才超能卷,東漢鄧綏是天選!】
【茶喝到沒味:治國安民不在話下,鄧綏女君名揚華夏!】
飄過去的彈幕五顔六色,出盡了風頭,看得其他帝王又晃眼又眼熱。
一衆VIP觀衆們:老師,我家子涵怎麼沒有?
【對于鄧綏四十歲就英年早逝的結局,與其說是天妒英才,主播倒更懷疑她純粹是積勞成疾。】
【也就是俗話說的——“被累死的”。】
【畢竟打小就挑燈夜讀,長大了更是手不釋卷。掌權後裡裡外外、上上下下一把抓。】
【時不時還要抽出空來關心一下大漢幼兒園教學質量、走訪了解科技處發展水平、持續跟進東漢五三編纂進度……】
【從早到晚排得滿滿當的,真可謂是為了國家操碎了心。】
【至此,爽文大女主的一生終于圓滿落幕。】
【從執政治國再到魅力私德,鄧綏毫無疑問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大女主。】
【但凡是個男的,放眼兩漢,不說漢高祖或是漢武帝,拿出來跟文帝、光武帝掰掰手腕也不為過吧?】
【再仔細一想——】
【似乎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蔡倫與造紙術,也聽過張衡和地動儀。】
【但他們背後,這個同樣偉大且值得銘記的女性,她的姓名與生平卻鮮有人知。】
【同樣的政績,換了男性統治者,肯定早就被拿出來大吹特吹、誇得天上有地下無了。】
【但就因為鄧綏是一位女性,似乎人們往往就會以更加嚴格的标準來看待并要求她。】
【明明有着堪稱出色的功績,卻就這麼被掩埋在了史書文字之下,逐漸被人遺忘。】
在一衆疑惑或是惋惜的彈幕之中,夏語冰眼尖地瞥見了一個熟悉的ID:
【也好也好:煮啵煮啵,我有個疑問。】
【也好也好:以史書對鄧綏的評價來看,她在後人口中獲得的贊譽并不少,可為什麼我們好像就是不了解她呢?】
文也好作為代表,一針見血地問出了許多觀衆的心聲,引得大家紛紛各抒己見:
【胖胖:你别說,你還真别說!】
【胖胖:這麼厲害的一位女主,偏偏名氣不大。反而是那些文治武功要啥沒啥的皇帝,還特别出名!】
【秦始皇派蒙:就是就是!】
【秦始皇派蒙:這簡直是倒反天罡!】
宋仁宗趙祯:這說的應該不是我吧?
但朕怎麼總覺得後背發涼呢?
夏語冰将觀衆們的讨論一一念了出來:
【對于這個問題,家人們已經在彈幕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見仁見智,都有道理。】
【如果非要主播來說的話,在認真考慮之後,我倒是勉強推測出了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顯而易見:就是沒熱度嘛!】
【縱觀曆史,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和這些“競品”相比,家人們不覺得東漢這一整個朝代的知名度都太低了嗎?】
【要說知名度高的,東漢也不是沒有——】
【東漢末年分三國~】
自己一不留神差點兒唱了出來,夏語冰連忙咽下自己五音不全的歌聲,清清嗓子:
【三分天下,群雄并起;文臣武将,各顯神通。】
【有熱點有争議,這才是咱老中人愛看的東西!】
“東漢末年分三國……”哪怕隻有寥寥數語,劉秀也在竭盡全力地捕捉着任何一點可能有用的信息。
既然知道自己重任在肩,就更得打起精神來。
劉秀,今天也要努力變強!
【在第一個原因的基礎之上,第二個原因就順理成章了。】
【鄧綏生在一個十八線王朝,這難道能怪王朝本身嗎?】
【當然不能。】
【的确,東漢末年折騰出了好大動靜、很是熱鬧,但家人們想想,有熱度意味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