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楚趙之間必有一戰。”
平原君對此很笃定,公子持卻愣住了。
“你别忘記,之前那位楚王登基,出其不意的拿下了咱們不少城池,坑殺了百姓,這些都是仇恨,大王可沒忘記,眼下公子煜登基,他沒有主動歸還咱們原先趙國的城池,礙于楚國強勁的兵力,大王眼下不會輕舉妄動,但日後不好說。”
公子持聞言垂下眸。
列國紛争已久,打來打去更是常态,隻是兩國交惡,怕是會影響到她。
想到阿元,想起她曾經幾次跟自己說的話,他攥緊了拳頭。
“父親,兒子如今年紀實在不小,也該成婚了。”
“你有這個心就好,回頭我讓你母親幫你安排,桃源監獄那邊你别去了,此次你有功,成功護送公主到楚國,父親原本還擔心路上會出事,眼下看來倒是多慮了,大王之後肯定會給你升官的,為父想,你到底年輕,不如之後去軍營裡曆練一番如何?說不定也會有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公子持擡起頭,面色如常,他沒有拒絕,他本就是趙人,也該守衛疆土,為國奉獻。
趙王在收到雪梅的那封信後,已經過去了很久,雪梅是他的心腹之一,這消息肯定不會有假。
阿元如此冷待公子煜,肯定有怨恨在其中,日後怕是也不會為趙國做事,威脅她,說實話沒啥用。
楚宮防守森嚴,人手也不好安排進去,若不是借着給她陪嫁之名,怕是也難,公子煜同樣也不傻,有些事情得盡快去坐,不能在拖。
趙王在宮殿内來回踱步,很快,他叫來了趙太子。
如今王後已經下葬,阿元去了楚國,趙太子也沒什麼煩心事了,眼看着父親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也快要成為趙王了。
内心裡他是極度歡喜的,但同時,他也更謹慎,最後一步了,可千萬不能走錯。
“父王。”
“起來吧,父王有話跟你說。”
“這是從楚國來的信,之前咱們被楚國搶走了的那些城池,至今還在楚人手裡,父王是凡人,也無法長生,總有一日要去見列祖列宗,國土不全,乃父王之過,未能及時察覺楚國狼子野心,父王不想遺憾離去。”
趙太子聞言心裡咯噔了一下。
“父王是想發兵奪回城池。”
“不錯。”
趙王并未隐瞞,他已經跟平原君說過了,但楚國國力不弱,想要奪回那幾座城池何其艱難。
後來,他便想了一個萬全之計,那就是裡應外合,這次借着送阿元去楚國,奴仆隊伍裡,他也安排了不少自己人。
他不想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這之前,他也失去了不少,趙王後之死,讓他至今都很難受,不過更為重要的還是國政。
“這是虎符,你收着,即日起趕往邊境,等待寡人诏令。”
這是他跟趙王後唯一一個還在身邊的孩子了,是他給予厚望的太子,趙王看着太子目光複雜,希望他不要辜負自己。
至于趙太子,頓時覺得這虎符有千斤重,戰場兇險他是知道的,可他不能懼怕,要不說不定會惹怒這個父王。
“兒臣知道,還請父王放心。”
“去吧。”
把太子派出去,其實風險很大,但趙王也是在最後一次考驗這個太子,平日裡他雖然不說,但也覺得這兒子有些文弱了。
太子這一生是很順當的,不像他當年,沒有經曆過那麼多挫折和磨難,他也怕他登基後碌碌無為,沒有了男兒血性,這可不行。
而且他一直在國都,也沒有跟外面軍營裡那些将軍們接觸,更不知道他們為人。
眼下這個機會正好,讓他去浴血奮戰一番,為趙國出力,日後登基也會更順。
趙王也是思量了許久,才做了這個決定。
翌日上午,平原君來求見,建議讓公子持先去郊外的軍營先曆練一番,等他有了孩子後,好上戰場,為趙國奉獻。
趙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公子持他也是認可這個年輕人的,不卑不亢,做事有章法,也很穩。
就說護送阿元這一路上,無論何種原因,一點不好的消息都沒傳回來,由此可見,此人也不一般。
對太子來說他跟文臣關系好是一方面,但跟武将也要能處理好關系,更要能壓制住他們。
趙太子早已經成婚,膝下兒女不算少,他身後也有幕僚謀士,不少人幫他分析,出謀劃策。
他去了邊疆也不是當沖鋒陷陣的士兵,而是坐鎮後方的将軍,說實話,隻要時機得當,完全是樹立威名的好機會。
這也是趙王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