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楊旭出差的第四天。學生時代,他理想中的工作是天南地北地跑,終日格子間的職場生活太無聊了些。
等他真幹上這樣的工作,此時正前往這趟出差的第五個城市時,他心累到有點不想活。
當然,話雖這麼說,在老闆身旁的他不敢有一絲松懈。老闆今天行程不多,有個簽約儀式和私人飯局,結束後就回京州。
落地機場後,合作方派了人來接。楊旭坐在副駕駛座上,後邊是老闆與合作方的二把手在閑聊。
合作前雙方法務都過了n輪的條款,此時也無需再聊工作,兩人一本正經地在聊着天氣與本地特色美食。楊旭适時陪着笑,但絕不多話。
看着車窗外的風雲突變,楊旭看了天氣預報後,又随即打開高鐵購票網站查詢了回京州的班次。果不其然,老闆在下車時,吩咐他改高鐵回去。
此次合作是簽訂顯示系統終端産品的項目定點,規模不算小,但也不必老闆親自來。但楊旭猜測,是為了那場私人飯局。
楊旭是四年前碩士畢業後進的華科集團,彼時公司上市沒多久,在一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并不顯眼,也不算是很好的選擇,畢竟當時身邊同學都以跻身知名車企為炫耀資本。他當時手裡不是沒有更好的offer,但面試時對方實施的服從性測試,讓他覺得不是滋味。這點莫名的感受,說給人聽,都要被嘲笑和再次質疑你為什麼服從性不夠?
有顯而易見最正确的選擇,楊旭還是猶豫了,糾結之中,他又去詳細搜索了華科。公司成立于六年前,比起行業裡資曆深厚的老牌公司,它非常年輕。而老闆,才三十出頭。雖然即使選擇進華科,也不代表有機會與老闆共事,但楊旭隐約覺得,這個年紀的創業者,與上一輩相比,頭腦更為開放,精力上處于巅峰,而上市這個結果,證明了領頭者的能力。
曾有學姐回校做就業分享,大道至簡,不過是六個字:入對行,跟對人。
楊旭決定為自己的決策引入杠杆,選擇進華科。
這四年裡,公司市值翻了數倍。
去年同學聚會,楊旭被衆人調侃着說羨慕的同時,被點評一句運氣好而已。他下意識想駁斥,想說自己的工作并不輕松,甚至算得上是辛苦,但歡樂的場面不适合正經說話。
後來有一次在候機時,老闆跟他閑聊了兩句,他也不忘拍馬屁,提了句自己被同學誇運氣好。
當時老闆笑了下,回了句:不要去改變别人的認知。
這句回答,楊旭反應了老半天。他話沒有說全,隻是為了逢迎下,而老闆就推測出了當時的語境,那老闆這還是側面誇了自己。
也許老闆也被人數次說過運氣好,一個沒什麼背景的人,能将事業做到這麼大。
或許是有,但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老闆時,楊旭覺得,這種人,運氣無非是讓他成多大的事。
老闆的特點之一是,判斷力極強。同樣的信息,他的嗅覺及推導能力,都要比常人強太多。
更别提最微不足道的拼勁,集團到如此規模,他沒有松懈過,超長的工作時間與連軸轉。也是,現在回頭看,過去這幾年,行業形勢算是不錯。而老闆這麼個體量,殺出了重圍,上了個台階。
時機珍貴時,是不能歇的。
簽約儀式過後,肖華就去赴宴。
進入包廂,黃海峰已在等他,肖華走上前笑着調侃了他,“老哥,許久不見,你日益富貴逼人啊。”
“你這罵人還不帶髒字是不?”黃海峰看着自己的大肚子,“每天走一萬步,一斤也不瘦。”
“得快步走,提高心率。”
“好,聽你的,回去就快步走。”黃海峰招呼他坐下,“你這是又簽了個大單。當初我要給你投點錢,你不要,你這小子是防着我啊。好,那些錢沒投給你,投了别的,這世道,沒一個賺的。”
包廂裡沒有讓服務生候着,桌上有酒,肖華幫他倒了杯茶遞上,“我一直感謝老哥看得起我,當初誰的錢也沒有要。就怕賠了錢,沒臉見你。”
黃海峰笑了,這個年紀,變胖的好處之一可能是,笑的時候看起來更和善些。這隻是些場面上的話,肖華的性子,哪裡會容得下股權旁落,他甯可走得慢一些。
黃海峰看得上的晚輩不多,肖華算一個,他腦子很好使。有些事,找他參考意見,他十有八九都能給出個正确答案。
“怎麼會?你是後生可畏,路還長着呢,是要比我走得遠。”
肖華搖了頭,“不大能。”
黃海峰挑眉,“怎麼就破不了百?”
“我沒想過這件事。不想,也就做不到。”
黃海峰樂了,“别人是想太多,能力有限做不到。你是不去想,是怕想了做不到嗎?”
“想了當然有可能做不到,但我現在覺得沒差别。”
黃海峰挺看不慣他這樣的,認識他很早,人見得多,怎樣的人能成事,一眼就看得出。他不可能沒野心,“暫時沒想法就沒想法,要不就先去成個家,把個人問題解決好。”
肖華啞然失笑,随口回了個“好”。
“有件事,想讓你給我參謀下。甯遠集團,股價在跌,我要不要去撿個漏?”
他主動找自己,肖華就知道是為了這件事,直接給了回答,“不要。”
黃海峰吃了個憋,内心并不滿意,“為什麼?現在股價在跌,甯遠集團之前承諾過,跌到十二塊就拿出資金進行去收購,現在都十一塊了,它都沒動靜。這不是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