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心硬的是孟思遠,那次偶遇之後,她就不曾與自己再聯系過。
李敏不曾去了解過她的工作,但想必不會差到哪裡去。短見如鄭欣穎,才會用外物去評判一個人。
其實物質能帶來的快樂很短暫,擁有之後,開心都沒了從前純粹。
李敏随她的母親,心思更深些,凡事容易想得多一些。她一直以為孟思遠是與自己不同的,至少,學生時代的孟思遠算得上傻氣。
她們高一在一個班,剛開始不算熟悉。李敏長得很漂亮,給她寫情書、告白的男生就不少,更别提主動與她搭話的。
别人與自己講話,李敏不會不回,遇上男生跟她開玩笑,她也會被逗笑。
有一次的大課間,教室裡人不多,一個後排的男生,跟另一個男生講,這個女的,她跟誰都有一腿。
當時流傳着一些閑言閑語,李敏知道,那人是在講自己。她回了頭問他,你是在講我嗎?
那個男生沒有明确否認,說你覺得我在講你,那你就這麼覺得呗。
李敏當時杵在了那兒,這人嚣張到一時讓她不知道要說什麼。
孟思遠那時在教室裡看着閑書,她當時放下了書,就站起身轉頭跟那個男生說,你這人說話怎麼這麼惡臭啊?
關你屁事,那個男生當即就回了她。
你為什麼這麼激動啊,孟思遠問他,是知道自己不該放這種屁嗎?
男生用髒話罵了她,髒話裡還帶了JB這種下流詞彙。
孟思遠皺了眉,說出了一句讓李敏震驚的話,她很坦然地說,你光嘴上罵JB有什麼用,有種掏出來看看啊。
此話一出,周遭的同學眼神都看向了孟思遠,而那個男生一時也愣住了,旁邊的男生趁機勸住他,将他帶出教室冷靜。
事後,李敏給孟思遠買了奶茶,感謝她的幫忙。
孟思遠安慰了她,說這種人就是垃圾,出了學校,都不配跟我們講話的。不要生氣,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垃圾身上。
看着她的自信,還溢出了許多的驕矜,李敏笑了,原本心中的一絲陰郁,被她感染了驅除。
孟思遠在學習上挺聰明,總能不費力地保持在前列,太穩定了,還被老師笑過是千年老五。
她的傲嬌同樣體現在學習上,做完一套考卷、解出一道難題時,她還會進行自我口頭表揚,說我也太聰明了吧,我怎麼可以這麼厲害!
她後桌的男生打趣她,說這道題有什麼難的,我也做出來了。她認真地搖了頭:No,no,no,你還是不如我的。
甚少見到如此自信的女生,李敏感到十分詫異,還誤解過她出身于一個很優秀的家庭,後來旁敲側擊地問了她,她毫不掩飾地回答說父母是在廠裡上班的,她媽在一個藥廠裡做包裝,雖然工資不高,但有雙休,還是她姑姑介紹進去的。
孟思遠這人沒什麼心眼,與學習成績相比,她的情商可以說是在及格線徘徊。
一個集體裡,必然會形成小團體。正值青春期,女生間總不免會聚在一起談論八卦,一次,孟思遠被提到時,她正在教室,一個女生喊了她問,你後桌是不是喜歡你啊?
若是李敏,即使覺得這很八卦,也會開個玩笑糊弄過去。
孟思遠直接回了人家,這跟你有什麼關系?不要管别人。
場面頓時尴尬,旁邊的李敏幫她打了圓場,将話題從她身上揭過。
事後李敏委婉地跟孟思遠講,這樣不太好。
孟思遠說,我就很讨厭她啊,嘴太碎了。而且我也沒說錯啊,為什麼要将那麼多時間花在别人身上。這樣的人,挺沒意思的。
李敏沒有再說什麼,興許是從小的教育不同,自己從小被教要喜怒不形于色,即使讨厭别人,也不能讓人看出來。
孟思遠幾乎是她的反面,旁人很容易就看出她的喜惡,不過她也不在乎。
後來文理分科,班級打散了重組後,孟思遠在宿舍内遭到孤立,當時的李敏不覺得奇怪,畢竟她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得罪人了,雖然她不缺基本的教養,還非常有同理心,在地鐵上看到工作人員引着盲人進車廂,她都會哭。
孟思遠隻跟兩三個好要的同學玩,常拉着她們一同去打羽毛球,她的鬼點子很多,想法天馬行空,跟她做朋友總是有趣好玩的。沒人陪她玩時,她就坐在座位上看閑書,口味頗雜,從社科到言情,切換自如,毫無違和感。
那個年紀,李敏也看言情小說,她最喜歡亦舒,師太很高産,想看時總有舊作在。而孟思遠隻會翻網絡言情,還會看得落淚。
李敏問她看過亦舒沒有,她說沒有看過。李敏就給她講了喜寶的故事,卻沒想到她聽完後大為不解,說想要錢去賺不就行了,整得這麼複雜幹什麼?
李敏有種雞同鴨講之感,諷刺了句,那你看的那些小說裡,哪個男主沒有錢?
孟思遠點了頭,說我知道是假的啊,那不就是打發時間嗎,而且我覺得有錢不是一個魅力點。光有錢,一開口就很想讓他閉嘴的男人,根本沒法忍啊。
李敏被她逗笑了,沒了跟她生氣的心思,這樣咋呼的她,真的很可能直接對男生說,要不你還是閉嘴吧。
她是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性子,她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年少時,人不懂得深挖自己的優勢點,會将很多目光放到别人身上。那是羨慕,還是嫉妒,其實很難說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