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當時樊欣在體育館裡找那男生搭話,也是為了給團隊招募成員。
林龍心情大好,興沖沖去前台那裡加了不少菜品:
除了沙拉外,還有番茄肉醬紅薯粉、芝士焗蛤蜊以及頂着一層搖搖欲墜奶油的小米糕……
這家餐廳對于“混搭”的理解,已臻化境,倒也将山寨做出了一種新的特色。
餐桌上,樊欣進一步介紹了團隊目前的處境,以及後期需要林龍幫忙的事宜,飯後想要結賬時,卻發現他已經提前付過了。
雙方交換過聯系方式後,林龍也自然地成為“名字沒想好創業小組”的一員了。
與林龍和小梁道别後,樊欣與薛蕾結伴回學校,G市暑氣尚未散盡,但也開始有了一絲絲的秋意,樊欣坐在公交靠窗的位置,感受着伴有草木清新氣息的微風,隻覺神清氣爽。
“你們之……前不算熟悉吧?”
“嗯?我們?”
薛蕾的問題讓樊欣有些詫異。
“你和我哥第一次遇上那回,有發生什麼特别的事麼?”
“就是我剛才說過的那些啊,沒什麼特别的,為什麼突然這麼問?”
“沒事沒事,就是吃飯那會兒,我看他老盯着你看呢。”
“……”
***
雖然樊欣的團隊人數尚未達标,但主要成員敲定之後,他們也需要開始考慮一些其他問題了,比如——資金。
即便是尚未注冊公司的學生項目,前期研發也需投入不少成本。當團隊談起這個話題時,鄭虔率先表态:
“我有錢。”
林龍見狀,也不甘示弱:
“我也可以投資……”
見團隊成員如此慷慨,樊欣有點哭笑不得:
“不用,不用,大家能加入這個團隊已經很好了,錢的事,不用你們操心。”
話是這樣說,但考慮到當下的處境,樊欣還是有點犯難:這個平行宇宙中的她,還是個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同時,一下子穿回二十出頭的狀态,一時來不及改掉白領時期的消費習慣,目前的積蓄也不知還能撐多久。
不想伸手問父母要錢,新學年的獎學金尚未下發,再去兼職的話,又需占用很多時間,難免會耽誤比賽……
“鄭虔,你的資金,是靠發明專利的轉化麼?”
“不是,我在跟着人做婚慶拍攝。”
“婚慶?”
這年頭,“不婚族”還不算多,結婚是大多數人到點打卡般的固定選擇,婚慶市場仍是一片藍海。鄭虔做兼職的地方,并不是什麼很專業的公司,就是兩個攝影師合夥創業,讓他跟着做做助理,連化妝業務都是外包的。
樊欣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位大發明家會去做這個。
“因為賺得挺多的,也不費事。”
“但你這麼厲害,為什麼會願意跟着人家做助理,這也太屈才了。”
可可都有點看不下去,直接在群裡打出了自己的疑惑,但鄭虔的回複卻直白得有些出人意料:
“因為,我沒有審美。”
鄭虔有一顆純粹的理工科腦袋,純度相當高,想問題、說觀點時基本都是這樣直來直去,樊欣他們後來也慢慢适應了他的這種狀态和節奏。
鄭虔的意思是,攝影攝像這個行當不但需要有技術,審美能力更是相當重要。
他有能力憑借缜密思維和超強的專業技能設計出好用的軟件,相機的參數設置對他來說自然不在話下,但鄭虔最怕的就是“憑感覺”這類抽象術語。
比如,若是客戶需要他的作品營造出一種氛圍感,但氛圍感無法直接轉化為他所熟悉的二進制。甚至在某位新娘抱怨他們将自己“拍醜了”時,鄭虔還會直言相告:
“您本來就長這樣。”
但鄭虔的兼職經曆給了樊欣很大的靈感,一時激動,忍不住在群裡大膽開麥:
“要不,我們自己開個攝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