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奶奶雖然經曆坎坷,卻是一個非常慈愛的老人,對小孩,尤其的喜歡。
程再言想着嬌嬌月份越來越大,自己出去了,她一個人在家,他們家又在最邊上,出個事,都沒人喊,姑奶奶别看年紀大,除了小腳,走的慢,身闆可硬朗的很。
“嬌嬌,咱們把姑奶奶接到咱家住,怎麼樣?這樣我出門的時候,你在家有個伴,我也放心。”
郝嬌嬌聽到程再言的提議,眼神都亮了:“當然可以了,姑奶奶做飯可好吃了,比媽的廚藝還要好,我還和姑奶奶說幾道拿手菜,再言哥,你快去把姑奶奶扶下來,我在這等你。”
程再言一溜小跑的來到山腳,撫着姑奶奶,把她背上的柴火卸下來,“姑奶奶,您怎麼自己上山撿柴了,您在街上喊一聲,哪家的小子不能幫您撿啊,來您慢點,我扶着您走。”
姑奶奶笑容裡沒有一絲陰霾,“是再言啊,我這把老骨頭還硬朗的很,自己能幹的事,幹啥要麻煩人啊,不用,呵呵呵......”
姑奶奶是小腳,走起路來本來就慢,山腳的路又斜,她隻能側着身子,一步一停的滿滿挪。
程再言一手提着柴火,一手攙扶着姑奶奶沒有拿拐杖的胳膊,陪着她慢慢的往下走。
很少有人願意陪她這樣慢慢的挪,姑奶奶能感受的到程再言平緩的氣息,他是真的願意陪自己慢慢走,沒有一點發急。
姑奶奶感慨的說着:“好久沒人陪我這樣走了,再言啊,你是好孩子,和嬌嬌好好過日子吧,别整天想着回城。
到時間了,該回的時候自然就回了,不到時間,再急也沒用,不如好好過日子。
日子啊,你高興着過,就是好日子,你哭喪着臉過,它就是苦日子。
大環境改變不了,那就适應大環境,改變自己的心境,好日子和苦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就看你怎麼選了。”
程再言沒想到姑奶奶這麼通透,對她的評價更高了,于是組織了下語言,就把剛才的想法說了出來。
姑奶奶停下腳步認真打量程再言的神情,判斷他話語裡的真實程度。
“再言,這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和嬌嬌商量過的。”
“我和嬌嬌商量過的,還是嬌嬌告訴我,您老的廚藝非常好。”
“行,這事我同意了。”
“太好了,姑奶奶咱回去,就給您搬家。”
姑奶奶感受到自己強烈的被需求,嘴上的皺紋都給笑開了,“不用,不用,這事不能你挑頭,得我來說,我得先給你爺爺商量商量,柴火放咱家院裡,然後把我送到你爺爺那去。”
下了緩坡,郝嬌嬌就迎了上來,拿過姑奶奶的拐杖,挽上她的胳膊。
“姑奶奶,再言給您說了嗎?您同意了嗎?”
姑奶奶咧嘴笑,露出依然堅固且潔白的牙齒,逗着她的侄孫女,“小嬌嬌,姑奶奶想住自己家,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郝嬌嬌微彎着把頭靠在姑奶奶的肩膀上,撒嬌道:“那我和再言跟您,去您家住,嘿嘿,姑奶奶您的家收拾的又利索又漂亮的,跟花仙子的家似的,咋會是狗窩呀!”
想着姑奶奶家漂亮的花草,郝嬌嬌的眼睛都亮了,直起身滿懷期望的看着姑奶奶:“不喜歡住我家,沒關系啊,我們跟您住,我一定會幫您好好照顧那些小花小草的。”
“嘿嘿嘿,再言,趕緊着,咱們搬家。”
姑奶奶點點她的額頭,“你呀,我的那些花花草草可經不得你的照顧,還是在你家住吧,你家的新房亮堂,你先家去,我去你爺爺家,把事說了,就回來。”
他們家的柴火不在院子裡,而是在後院菜地裡,從廚房和堂屋間的雜物棚過去,堂屋和牆之間還有一個小夾道,夾道最裡面有個小門,直通後面的菜地。
小門的旁邊也搭了一個棚子,棚子下面整齊的碼放着柴火。
把柴火放好,姑奶奶被郝嬌嬌扶到了堂屋,正要給她倒水。
姑奶奶看着桌子上兩個嶄新的瓷缸,“小嬌嬌,用碗就行,别用瓷缸子,新沾沾的,留着待客用,給我用浪費,我這老牙再把新瓷給磕壞了。”
郝嬌嬌倒了辦瓷缸水,又放了半勺白糖,端給姑奶奶:“給您用咋就浪費了,要真磕掉了瓷,那證明您牙口好,咱們中午做您愛吃的獅子頭,您着牙口吃五個沒問題。”
姑奶奶笑着擺手:“你當姑奶奶還是你小時候啊,牙雖然還在,但胃口是不行喽,别說五個了,兩個都吃不了啦。”
姑奶奶看到程再言,拄着拐杖站起來,“小嬌嬌,你在家吧,别跟着了,再言扶我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