竈心土,一般取自黃土壘成的竈心,這塊土經柴草燒灼,漸漸成結,入藥時會去掉外層的黑色,裡面是赤中帶黃的顔色,也被稱作伏龍肝,被醫家用來溫中、降逆、固澀和止血。
舊時旅人在離開家鄉的時候,往往也會帶上一塊家鄉的竈心土。在異鄉水土不服、上吐下瀉時,用一點竈心土煲水喝可立止。
現在,雖然燒柴火竈的人少了,用竈心土的醫家和旅人也不多了,但也并非不可得的物件。
真需要,壘幾個土竈,燒上幾個月不就行了?
“這塊土有什麼特别呢?”
黎道長摸着土坷垃:“以五行論,你覺得竈心土屬哪行?”
林寶兒:“土?嗯,經火久煉而成,應該還有一些火性,所以溫中。”
黎道長點點頭:“我們認為它還有木的性質,木生火。而這塊,樹木燃燒起來的火經雷而來,雷屬水,所以這塊土已經有了五行中的四行:木火土水,差金。”
一塊差金的竈心土并不是那麼好找。
要有樹木,有雷擊,被雷擊中的樹木還要反複燃燒,炙熱的這塊地裡,不能含有金屬。
“梧桐村這裡多為紅土,礦物質不多,但基本又林木茂密,很潮濕,被雷擊中也很難燒起來。本來也沒報多大希望。”
當一塊土有了四行,它最想什麼?
林寶兒有點蒙圈,土還能想?
“當然是圓滿。五行俱全。它就會對能得到的金特别敏感。”
“能得到的金?”
劍,是金。
白色,秋天的肅降之氣,殺氣,也是金。
林寶兒秒懂:“就是這塊土能預警危險?”
黎道長看看黎老師:“與其說是預警,不如說是能尋找吧。找到危險,然後殺死危險,在危險還未成為危險之前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