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忙把不靠譜的弟弟推開,“别騙妹妹,妹妹不能喝奶茶。”
雲安撅着小嘴,可别提奶茶了,再說她口水又要出來了。
年氏和鈕祜祿氏、耿氏到堂屋說話,弘曆、弘晝倆小孩湊在雲安邊上看她吃藥。
弘晝道:“雲安妹妹什麼時候才能說話呀?”
、陸嬷嬷笑道:“小娃娃一般都一歲左右開始說一些簡單的字。”
弘曆道:“可我額娘說我十個月就會叫額娘、阿瑪了。”
“怪不得四阿哥這般聰明,男孩說話早了有福氣。”陸嬷嬷道。
弘晝聞言,哒哒哒跑去問耿氏,“額娘額娘,我什麼時候學會說話的?”
耿氏:“你嘴笨,快兩歲才會喊阿瑪額娘。”
弘晝聽了,便耷拉下小腦袋,“那怎麼辦呀,我沒福氣。”
三個大人都有些懵,忙問是怎麼回事,還是弘曆跑出來解釋了,她們才明白過來。
陸嬷嬷聽見堂屋的說話聲,有些無措,出去請罪吧,容易惹得四阿哥不高興,不出去吧,耿格格定會怪罪自己。
雲安都替乳母嬷嬷尴尬,誰能想到弘晝說話這麼晚。
好在年氏反應快,溫聲對弘晝道:“五阿哥不必難過,男孩說話早有福,長得胖也有福,你和四阿哥一人占了一樣,都是有福的孩子。”
弘晝半信半疑,看向鈕祜祿氏,鈕祜祿額娘懂得最多了。
鈕祜祿氏也忙笑道:“可不是麼,五阿哥這肉乎乎的小鼻子小耳朵,一看就是有福的。”
弘晝問:“能和四哥一樣有福嗎?”
“一樣一樣。”懂事的弘曆也哄弟弟道。
弘晝的小眉頭這才舒展開,但很快又皺了起來,“那阿瑪說話早嗎?阿瑪看起來好瘦。”
衆人:“……”
另一邊的雲安差點一口藥噴出來,她五哥可“太會說話了”!
雲安趕緊替三位額娘解圍,哇哇哭了兩聲。
鈕祜祿氏忙“哎呦”一聲,疾步往西裡間來,“小格格這是怎麼了?”
雲安轉移了衆人的注意力,弘晝很快也忘了自己的疑惑。
幾人逗雲安玩了一會兒,便從年氏院子出來。
弘曆要回去背書,弘晝卻想跟哥哥玩,非要拉着他下雙陸棋。
耿氏和鈕祜祿氏勸了半天,才把小哥倆分開。
鈕祜祿氏帶着弘曆回到自己院子,弘曆心不在焉地翻着唐詩,腦中一會兒惦記着雙陸棋,一會兒又想起剛才在年額娘那五弟亂說話,弄的大人們都很尴尬,他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五弟有時候很聰明,有時候又笨笨的。
鈕祜祿氏曲指在桌角敲敲,“唐詩有什麼好笑?”
弘曆自然不會說自己走神了,眼珠轉了轉道:“李白的詩有許多有趣比喻,一般人真想不出來。”
鈕祜祿氏被他糊弄過去,笑道:“讀得多了,你自然也能和李白一樣。”
弘曆道:“兒子哪敢跟李白比,李白可是詩仙,是天才。”
鈕祜祿氏笑道:“你也是天才呀,但你不努力,老天爺給你的才華就浪費了,你努力了,展現出你的才能,旁人才知道你是天才。”
她向來是這樣教弘曆的,先肯定他天資出衆,再告訴他這樣出衆的天資不努力就是浪費。
弘曆也是聽了額娘的話,才沒有因為瑪法和阿瑪的誇贊就沾沾自喜,依舊每日認真讀書習字。
内務府新印了幾套《四書章句集注》給尚書房的小阿哥們用,正好胤禛在乾清宮彙報政務,康熙想起他家的弘曆、弘晝,便給他賞了兩套,讓他拿回去給弘曆、弘晝預習。
胤禛心下歡喜,沒想到汗阿瑪對弘曆、弘晝印象如此深刻,他回府後便親自去給倆争氣的兒子送書。
鈕祜祿氏院中,弘曆果然沒讓他失望,正被額娘看着老老實實背詩。
母子倆聽胤禛說皇上專門賞賜的四書,忙跪下朝皇宮的方向謝恩。弘曆對新書愛不釋手,保證要仔細研讀,不辜負皇瑪法。
胤禛囑咐了幾句,又往耿氏院裡去,卻聽說弘晝根本不在書房,而是在和耿氏玩雙陸棋。
耿氏和弘晝都沒料到胤禛這時候會過來,慌慌張張的行禮。胤禛闆起臉看向弘晝,“今日的功課做完了?”
弘晝老實地垂着腦袋,“還沒有。”
“我們上午去看雲安小格格了,剛回來沒一會兒。”耿氏替兒子解釋道:“妾身想着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再背書。”
胤禛:“……”
胤禛被這母子倆氣個半死,“真是慈母多敗兒,你這樣慣着弘晝,他如何肯下功夫讀書?到時候弘晝不成器,辜負了汗阿瑪的喜愛,我都不知如何跟他老人家交代。”他拽過弘晝,對耿氏道:“今後教養弘晝的事情你不用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