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點後面就是獵釣船回收處。
船隻駛過閘門,有電子音在一旁播報:
[獵釣船奧申·D1869007676已入港,請獵釣者盡快離船,避免産生額外費用。]
黎蔻跟在從上一條船上下來的獵釣者身後朝出口走去。
因為是在室内,需要登陸的獵釣者又很多,大家都是從海上歸來,身上的鹹味在空氣中彌漫。
門口處是另一個關卡,需要審核獵釣者所持有的貢獻點是否足以支付登陸休憩的費用,若是貢獻點不足,則會讓他們從另一個出口離開,那裡通往獵釣船租賃處。
沒錯,隻要貢獻點不足以登陸,就會被要求立刻再次出航。
真是生産隊的驢都沒這麼拼。
若是想要反抗,巡邏機器人手中地槍械會立刻瞄準反抗者的頭顱。
沒有什麼三次警告,直接開槍爆頭。
雖說被那個黑心的驗收人員扣掉了大半的貢獻點,但黎蔻目前身家還是挺豐厚的。
審核人員有些驚訝地看了她一眼:
“歡迎回來,獵釣者蔻蔻。帝國會記住你的付出,你所做出的貢獻将會被銘記于曆史之中。”
帽子很高,但是沒啥用。
黎蔻學着前面那位平靜地朝審核人員緻謝:“多謝誇獎。”
審核無誤後,黎蔻終于能走出船塢了。
鋼鐵大門之後,是真正的陸地。
映入眼簾的是兩側綠樹成蔭的寬敞公路,灰黑色的路面一路延伸,在前方分叉,通向不同的街區。
黎蔻随着人流來到不遠處的交通樞紐站,按照終端AI的指引用1貢獻點的費用乘坐最便宜的懸浮飛梭前往生活區。
這種不占用路面資源的交通工具是20人滿座,全程自動化駕駛,雖說黎蔻覺得價格不算貴,但對于不少獵釣者而言還是有些奢侈的。她入座後,等待了十幾分鐘才滿員。
飛梭騰空而起,按照預定的飛行軌道前進,速度适中,正好讓黎蔻好好從空中俯瞰一下奧申·D1869上最大的陸地。
……不得不說,真小。
懸浮飛梭的飛行高度大約是300米,這個高度已經足以讓黎蔻将島嶼全貌收入眼中。
島嶼大緻呈鴨掌的形狀,南部地勢較為平緩,被灰黑色的公路分隔為多個區域,清一色的白色屋頂被掩映在茂密的樹叢中;島嶼北部則是一座山,山腳有數座規格遠比平地區域要高的建築,同樣也是清一色的白色屋頂。
平地相接的那一面山坡坡度較緩,連接山頂建築的公路兩側,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可以看到不少機器人在田中忙碌,像是勤勞的蜜蜂。
視線上移,到了山頂,自然能看見整座島上最華麗莊嚴的堡壘。
山頂被修得很平整,堡壘的前方是一個被精心打造過的園林,後方則是懸崖,但有人工拓展而出的平台停放着飛行器。
整個山頂平台被修築了一圈堅固的圍牆,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崗哨,空中還有來回巡邏的無人探測器。
不必多想,這堡壘肯定是這顆星球的執政官的府邸了。
足足占了整座島一半有餘的面積呢。
相比之下,南邊的那些區域都顯得十分擁擠。
而再往南的位置,就是港口。港口沒有占用陸地,是依托人工填海形成的陸面建造而成,無數船隻在船塢與大海的連接處進進出出,看着十分忙碌。
港口的兩側直至海岸線盡頭延展出去的扇形區域,則是無數漂浮在海面上的簡易闆房,每間闆房與陸地之間僅靠一根鋼索相連,海浪稍微大一點就晃得厲害,甚至會被掀翻。
黎蔻兩眼一黑。
這該不會就是那什麼登陸休憩點吧!?
10貢獻點一天,就住這麼個玩意兒!
黑,真黑啊!
島上的交通情況也很極端,地面上明明有四通八達的公路,但黎蔻看了好久,都沒見到一輛車,倒是空中的飛梭你來我往,擠得不行。
有好幾次迎面而來的飛梭與她乘坐的這艘是擦着邊交錯過去的,黎蔻的位置又在角落,她都能感受到另一搜飛梭外殼被陽關曬出的熱度了。
從身邊其他乘客低聲的抱怨中,黎蔻的猜測得到了證實:
地上的路是給擁有車輛的人用的,而在這座島上,能擁有車輛的,自然是執政官和他的家人或是心腹們。
此外,那些被跨海高架橋連接的島嶼,上面的住所也隻有這些人能享用。
一座小島,階層已如此泾渭分明。
飛梭到達了目的地。
在空中等候了一會兒,地上的降落點位有了空餘,黎蔻乘坐的飛梭終于得到了降落批準。
她下了飛梭,哪怕有自适應納米衣,地面的溫度還是透過布料傳到了腳掌。
黎蔻思忖着要不要先去買雙鞋。
可放眼望去,接上來來往往的人基本都是一身自适應納米衣走天下,沒一個是穿鞋的。偶爾看見一兩個用破布遮蓋上身的,也是因為他們的納米衣有破損。
真就主打一個不裸奔就行。
哎。
黎蔻把買鞋的事放下,按照之前問來的位置找到了登陸休憩點辦理中心。
辦理窗口由機器人接待,它平靜而機械地問黎蔻需要辦理的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