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琛不緊不慢地走在前面,長長的影子逶迤于地,我滿腹憂愁地綴在後面,七上八下地猜測着趙旭的想法。
我死不要緊,可我還有三個小輩,特别是侄子李越青,年方十七歲,就怕趙旭收拾我的時候,順手把他們也處理了。
到了陰曹地府,我爹我娘我哥問我怎麼回事,我也不好意思說因為舍不得一枚金钗,所以我帶着李越青特地下來陪你們。
宋琛收了夜明珠,一副什麼事沒有發生過的樣子,也沒有要将我繩之以法的意思,看樣子似有放我一馬之意?
可我又不敢高估趙旭的心胸,他沒有恩将仇報就已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還能指望他“寬宏大量”麼!
若宋琛因着宋珩之故,包庇于我,倒還有幾分可能。
宋珩感情上是個渣渣,可其他方面,我得承認宋珩對我很厚道。這也是宋珩的不好之處,渣的不夠徹底,襯得我像個不知好歹的惡婦一般!
宋琛若因我“徇私枉法”,也不知會不會引起趙旭的不快。
不比宋珩,他上位艱難,混了數十年,才抓住機會,一朝飛黃騰達。
當年宋珩讀書好,是京中知名的大才子,也是備受期待的科舉種子。各大賭坊開盤,壓科舉狀元,宋珩的賠率最低,因為人人都覺得以宋珩的本事,狀元定能手到擒來。當年宋珩得了榜眼,真真是個大冷門!
比起宋珩的才華橫溢,宋琛卻于科舉一道上毫無天賦,隻喜歡舞刀弄棒,以及讀些不相幹的雜書。為了謀生和一展所長,十六歲那年,宋琛找了個門路,進了錦衣衛。但錦衣衛裡面人才輩出,關系戶衆多,宋琛自身性格孤傲,外加運道不行,一直沒有什麼建樹,熬了十年也隻是個邊緣人物。
十一年前,宋珩是看得見的前途遠大,而宋琛在京中可謂是默默無聞,也沒人覺得他會有多大的前景。
誰承想,幾年前他救駕有功,得了趙旭青眼,火線提拔,一躍成了錦衣衛指揮使。
宋珩回京至多也不過五品“小官”罷了,比宋琛差得遠呢,即使有機遇趕超宋琛,他也有得熬!
每每想到此處,我不禁感慨:還是老爹眼光毒啊,早早就看出了宋琛并非池中之物,隻是欠缺機遇和伯樂。
可萬事過猶不及,宋琛上位太快,根基不穩,朝中及錦衣衛内部都對其意見極大,經常找茬彈劾他。
為了快速立足,宋琛行事非常激進,手段格外嚴酷,以緻落下無數話柄,一身榮辱皆系與趙旭。他若是因我惡了趙旭,誤了前程,我也難以心安,畢竟受他照顧頗多。
話雖如此,可好死不如賴活着,能活則活嘛,少吃點苦頭,也是好的。
正當我左右為難,患得患失之際,走在前面的宋琛突然停住了腳步,側身而立,燈微微壓低,朝我腳邊照來,路頓時清晰可見起來。
我愣了一秒,意識到宋琛有話要對我說,決定我小命的時刻到了,不敢耽擱,趕緊小跑上前,與他并肩而行。
“弟妹無須憂慮。聖上他——”宋琛略微停頓後才道:“并無深究之意。”
我微微一愣,雖然有預感,但還是有些不敢置信,宋琛像是知我心中所想,也不賣關子,繼續道:“剛剛我也在倚翠樓,事情的原委亦略知一二,今夜之事錯不在弟妹,還望弟妹放寬心思,毋要多想。”
人家客氣,我自然不能當真,抱拳謝道:“我闖下這麼大的禍患,沒想到還能全身而退,定然是大哥為我求情了。多謝大哥救命之恩,我今後一定會注意,不會再沖動惹事了。”
“我說了,錯不在弟妹,不必介懷。”宋琛微微搖頭後,大約是為了證明他的話并非客套,他給我講起了來龍去脈。
原來趙旭一夥人在倚翠街吃酒行令,還加了賭注:赢家可以支使輸家現場做一件事,輸家必須無條件遵從,若是輸家實在做不到,現場參與遊戲者則可輪番拷問輸家一個秘密,有點類似真心話大冒險的玩法。
聽到這裡,我幾乎可以肯定是趙嘉儀八百年前帶來的“陋習”。
趙嘉儀穿越一場,沒幹過幾件好事,除了改良造紙工藝, “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外,不是剽竊名言警句,就是把現代吃喝玩樂的花樣 “發揚光大”。人家時彤彤好歹還推廣了一下簡體字和九九乘法表,主持編纂了《本草綱目》。
每次想到他的異界遊,再對比我們仨的境遇,心中總會生出一股嫉妒,無數次怒問蒼天:我們好歹推進了曆史進程,待遇怎麼着也不應比趙嘉儀差吧?
可老天并不理會我憤怒,生怕我不夠慘似的,還讓我往更深地溝裡滑去,怨天尤人多年後,想到前世王莽的下場,終于明了:原來我們幹涉得太多了,所以才遭到了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