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天快要黑了,彭雲用背包裝着空掉的塑料瓶,去河邊取了三瓶水回來,之前裝的幾瓶溪水白天洗野蒜、洗手用完了。
短短兩天,她已經消耗了6瓶電解質水,空出來了6個瓶子,其中一個用來過濾水,她昨晚留了一個在驿站裡做試驗,還有一個得磨成杯子接過濾好的水,暫時隻有三個空瓶能用來存水。
回來後,彭雲往火堆裡塞了幾根木頭,等火燒旺了,才開始烤魚,除了中午的調料,彭雲還往魚身上抹了一小瓶蓋料酒,烤幹的魚肉刺很難挑,她吃了一個多小時才解決半條魚。
她把剩下半條魚用葉子裹好放在下午剛編的籃子裡,又把火種轉移到樹洞裡靠近洞口的地方。
保存好火種,明天早上就不用再餓着肚子等火生起來了!
想着晚上火堆要消耗柴火,彭雲還出去撿了兩次柴火,第二次回來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
彭雲沒再出去折騰,她拖了些柳枝進樹洞,開始編魚簍。
柳條編出來的魚簍不如竹子編的密實,但完全能用,就是手上沒有剪刀,邊邊角角凸出來的枝條沒法修剪,再加上枝條表面沒有經過打磨,和她以往編的竹魚簍相比,這兩個魚簍看起來有些“粗糙”。
不過彭雲對成品還是很滿意的,現在可不是追求美觀的時候,能抓到魚才是最重要的。
她手快,一晚上就編了兩個半臂長的魚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可能是因為今天樹洞裡有火堆,也可能是因為她習慣了野外的環境,彭雲今晚不像之前那麼害怕,她甚至還在編魚簍的時候哼起了歌。
彭雲根據自己的編織速度判斷時間應該快到十點了,她往火堆裡加了幾根濕柴,又往上面撒了一層幹土保持火堆不滅。
進入驿站後,彭雲越過一排排貨架,直接朝着電腦桌走去,看到安靜立在鍵盤旁的透明塑料瓶後,彭雲唇角綻放出一個大大的微笑。
驿站不排斥包裹裡的東西,以後她要是開到了暫時用不到的東西,就能存在這,等要用的時候再拿出去,或是樹洞裡太擁擠了,她也能挪一部分能放進來的東西放在驿站裡!
彭雲在驿站裡轉了一圈,琢磨着驿站裡的空間該怎麼利用,她連每片區域放什麼東西都考慮好了!
做完規劃,她又把視線挪到電腦桌後面的椅子上,那把椅子有坐墊和靠背,比森林裡的石頭不知道舒服多少倍。
家徒四壁的彭雲覺得,多了這張椅子,她的生活品質能提升許多。
之後彭雲又繞着擺滿包裹的貨架轉了一圈,找到了一個炒菜鍋和一個電煮鍋,電煮鍋外面是塑料的,她想放在火上燒還得想辦法把外面的塑料拆了,她沒有猶豫,直接選了炒菜鍋。
彭雲會燒農村土竈,也能讓土竈裡的火一晚上不滅,但她沒試過在野外保存火種,不知道她添的濕柴能堅持多久,就沒在驿站裡耽擱太久。
今晚先觀察一下,如果那堆火能堅持七八個小時不滅,她明晚就能在驿站裡休息了!
彭雲蹲在貨架前,一手拽着椅子的椅背,另一手拽着紙箱外面的塑料捆紮帶,用力把包裹拖出貨架。
感受到手心的重量後,彭雲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她不死心地借着火堆隐隐約約的紅光,把樹洞裡仔細檢查了一遍,最後終于确定,她不能從驿站裡帶走出包裹之外的其他物品。
彭雲沒拆炒菜鍋,隻靠着樹洞的内壁閉着眼睛休息,她後半夜幾乎沒睡,時不時就睜開眼睛檢查一下火堆,看看需不需要添柴。
火堆沒讓她失望,一直到天蒙蒙亮,依舊能看到明明滅滅的火光,彭雲估摸着以後進驿站前按照這個方法處理火堆,第二天就不用再費心生火了。
今天這個夜熬得值!
半夜的時候,樹洞外傳來一陣淅淅瀝瀝的雨聲,彭雲看着黑洞洞的森林,忍不住皺眉。
森林裡的植物雖然很多,但是幹草并不好找,找幾小把用來引燃火堆還行,要是想找夠用來鋪床的幹草,怕是得耗費好幾天的工夫。
她上午拔完樹洞外的草,就把它們扔在附近曬着,想着現在太陽大,曬幾天就能變成幹草,到時候鋪在樹洞裡,至少能隔絕地上的濕氣,沒想到隻曬了一個白天就下雨了。
很快,她就把這件事放到一邊,森林裡雜草多得很,要是昨天拔的那批被雨水泡爛了,她再拔一批就是,現在想再多也解決不了問題。
天亮後,彭雲拆開了昨晚拿出來的包裹,箱子裡裝的是個直徑32厘米的紅色不粘鍋,配了個透明的玻璃蓋和矽膠鍋鏟,鍋很有分量,一個四口之家拿來炒菜完全夠用。
彭雲想壘個竈試試這口鍋,但外面在下雨,沒法出去撿石頭壘竈,隻能暫時放下這件事。
她折了根柳條,沾了點鹽“刷牙”,這東西嚼了後嘴裡一口渣,彭雲也不确定能不能清潔牙齒,條件有限,隻能将就着用。
她往火堆裡添了些幹樹枝,烤了魚和肉,做好了今天一整天的食物,樹洞裡存的柴火不多,為了節約柴火,肉一烤好,彭雲就用昨晚的方法暫時封住了火堆裡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