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喜歡一個人的感覺啊。
沈偲一邊嗦着粉,一邊思緒翩翩。她的反射弧太長,這會兒終于意識到自己似乎在高中的時候一直喜歡着班長。
沈偲和班長是同桌。
班長學習成績好,長得好看,愛幹淨,身上永遠是清冽的味道,哪怕是剛上完體育課,他身上也沒有什麼異味。
班長樂于助人,那時候沈偲數學成績不太理想,班長一遍一遍幫着她補習。
有很長一段時間,沈偲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上學能夠見到班長。她和班長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一起用一副耳機,聽同一首歌。
一直到,高二的時候,班長因為家庭原因轉學。
沈偲為此失落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連最喜歡的麻辣串也不想吃了。
從那以後,沈偲再也沒有見過班長。
一晃,高中畢業至今過去七年。
多數會讓沈偲頭疼的事情,她都不樂意去多想。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大腦空空,思來想去也得不到更妥善的解決辦法,索性就把問題晾在一旁。
往往,時間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喜歡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沈偲坦然地接納自己的心理變化。她仔細想過一個問題,假設葉開暢真的一腳将她踹開,那她也沒有什麼損失啊。頂多,她會像高中班長轉學那段時間一樣,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意志消沉。但這種情緒也隻會進行短暫的一段時間,過後,她的日子照舊,随着時間的推移,班長的身影在她腦海裡漸漸模糊,最後留下一段懵懂美好的回憶。
于是,日子照舊。
沈偲不去糾結自己是否喜歡葉開暢,也不去糾結葉開暢是否喜歡自己。因為,讓沈偲更煩惱的一件事情出現了——她根本搶不到Hoyle Beck演唱會的門票!
Hoyle Beck是美國著名的搖滾樂隊,這隻樂隊長紅了二十年。
沈偲青春年少時聽過的第一首英文歌,就是Hoyle Beck在公告牌上連續奪冠14周的單曲《Alone》——是班長将這首歌分享給她的。(樂隊和歌曲都是編的,現實沒有)
第一次聽這首歌時,沈偲就被主唱沙啞的聲線和極具爆發力的旋律所震撼。然後在校園十佳歌手的比賽中,她鼓起勇氣選擇了這首歌,可謂是一鳴驚人。
這個樂隊幾乎承載着沈偲和班長作為同桌時,他們一起寫作業、一起同聽一副耳機的時光。
可以說,Hoyle Beck所有大熱的歌曲沈偲都會唱,至于那些冷門的歌曲,她也能哼上一兩句。
距離Hoyle Beck上一次來中國開演唱會,是十年前。十年前的沈偲剛邁入高中校園,沒有聽說過Hoyle Beck,也買不起價值4位數的演唱會内場門票。
十年後,Hoyle Beck選擇在可容納8萬觀衆的體育場開演唱會,歌迷狂喜,紛紛奔走相告。
沈偲托了好幾個朋友準時蹲守搶票,她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提前半個小時緊盯手機搶票屏幕。可在倒數1秒鐘的關鍵時刻系統卡頓,僅僅幾秒鐘時間,8萬張票秒空。
不死心,沈偲刷了半個小時的回流票,但還是一無所獲。
朋友安慰沈偲:這次不行,下次再來,實在不行就找黃牛。
沈偲痛恨黃牛!
為此沈偲發了一條朋友圈,“聲淚俱下”闡述自己的手殘。
朋友圈牢騷發了也就發了,沈偲轉頭給自己煮了份水餃。等她再拿起手機時,發現收到了葉開暢的消息。
葉開暢:[你對Hoyle Beck感興趣?]
沈偲咬着筷子回複:[我找了十個朋友幫忙搶票,可是一張都沒有搶到嗚嗚嗚嗚]
葉開暢:[你想要什麼位置?]
沈偲:[隻要有票,就算是山頂的都可以!]
葉開暢:[出息。]
沈偲:[難不成你有票?]
葉開暢:[有。]
既然葉開暢說有,沈偲就相信他會有。
沈偲決定不要臉一次:[那可以給我一張嗎?]
葉開暢:[來找我。]
随即,葉開暢發了個地址定位過來,是一處私人度假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