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蘇榛收了盛重雲的傘上馬車。葉氏把傘接過去瞧,那傘是特制的,比尋常的大很多,傘柄上還刻着一個“雲”字。

葉氏的神情有些糾結,“榛娘,其實盛家真的很好,你——”

蘇榛立刻打斷葉氏的話:“伯娘,送傘就是‘散’,盛重雲的意思是趕緊讓我散開呢。”

葉氏怔住,“還有這種說法?”

蘇榛用力點頭,總算制止了葉氏的拉郎配想法,卻又見蕭寒酥一副忍笑忍得辛苦的樣子。

小屁孩倒聰明!

盛重雲留下的車夫,是自小在盛家長大的家奴,也給賜了盛姓,叫小山,今年十九歲,是個沉悶性子,幾乎不說話,但做事絕不偷懶。

蕭、蘇兩家人都喚他名字。

蘇榛提議先去當鋪,小山便駕車帶兩家人去了間相對公道的。

蘇榛進去就把退親玉钗換了五兩銀、金瓜子八兩,加上今兒早食賺的,兩家人總資産共計十三兩零五百九十七文。

揣着這些銀錢,坐上車緊趕慢趕的去了白川府衙戶房。

戶房典吏當然還記得他們,尤其對蕭容很是客氣。畢竟蕭容半生戎馬,民間威信還在些。

昨天來戶房,蘇榛一直盯的是辦坊敦戶,可如今存銀差得太多自然得放棄。

那麼第二選項便是辦個兩個鄉村五等主戶。地址挑富庶一點、離白川城近的,這樣也方便她進城來做些小買賣。

典吏便拿了輿圖來給兩家人詳細講解,蘇榛聽了一會兒,看上了其中一個離府城僅有十裡的村子。

但如果辦那裡的五等戶籍,光是兩家人頭稅加入籍已經需要三兩多銀子了,剩下的銀子按規定還要租田,人均起碼租種二十畝,每年還要納白米作為實物租,還要繳帶收錢和靡費錢……

蘇榛不怕吃苦,但種地她實在不會,擡頭看看蕭容也是眉頭緊皺,想必跟她想法一緻。

典吏瞧着兩家人的沉默,心道一聲果然,便誠心提出了一個建議:“其實蕭王……蕭爺是否也考慮一下,入戍邊獵戶?不要銀子。”

典吏繼續說着:“咱白川府最北邊緊鄰是長焦國,以前不時來犯,最近兩年被咱邊境駐軍打得消停了。但畢竟邊境線過長,光是靠駐軍巡邏也不太現實。所以府衙一直希望有百姓肯遷居那裡。”

“那裡會不會很危險?”葉氏以前最擔心的便是丈夫在外行軍打仗,她完全不想被流放了還要去厮殺。

典吏認真回答:“不瞞您說,那裡是高山密林帶,風險肯定是有。但光是戍邊戶免徭役、免山澤稅這兩項,就已經吸引不少獵戶過去了。我是想,憑蕭爺的本事,雖說也大才小用,但反正隻需春夏巡巡山、秋冬打打獵就行。再學學制皮技藝下山來賣,收入也是可以的。府衙甚至還在山上提供了免費的居所,條件雖然簡陋了些,但臨時落個腳能把租房的銀子省下。過兩年存銀夠了,不想進山了,再把戶籍轉到城裡也是一樣的。”

“但大甯朝法規是隻許秋冬狩獵,春夏季巡山可有補貼?”蕭容問着。

“不瞞您說,補貼确實是有,但極少,通常得再額外存銀子購置些田産。但怎麼說呢,存不存得到銀子,這就得憑各人本事了。”

蕭容點點頭,他懂典吏的意思。同樣都是獵戶,有能者自然是收獲多些、存銀多些。

蘇榛擔心的卻是另外的事:“敢問大人,長虛山可有猛獸?”

“有虎和熊。但虎長居在最深的峽谷一帶,近十年也隻出過一兩次猛虎下山的傳聞。至于熊,此刻是寒冬,更是不可能見着的。若還是擔心,隻在邊境附近行獵,不往高山上走就行。”

“可是……”葉氏仍在猶豫。

“依我看,辦戍邊獵戶籍也不錯。”久未開口的蕭容終于說了,看向葉氏,解釋着:“其實,此時已是初冬,就算拿了銀子去買地,一年半載的也難見收成。不如先以獵戶入籍,存夠銀子也能挑到更好的田。”

葉氏想了想,倒也是這麼個理,便不再多說,輕輕的點了點頭。

蕭容便又問蘇榛:“榛娘可願帶着謹哥兒一同前去?若你不願,現有的銀子便全拿給你,也夠入個城郭戶籍。并且往後的日子也由我跟寒酥照拂,絕計不會讓你們凍着餓着。”

蕭寒酥也在等着蘇榛的回答,他自然十分不願意跟蘇家姐弟分開,卻也知道不能強求。

蘇榛卻一臉震驚,“蕭伯說什麼呢,還用問嗎?當然同去,除非您嫌棄我跟謹哥兒幫不上忙。”

謹哥兒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但他卻是姐姐的應聲蟲,便奶聲奶氣的跟着點頭:“對,幫不上忙!”

屋内一衆人立時笑了起來,葉氏悄悄拭去眼角又冒出來的淚花,将心裡僅剩的最後一點不安也拂去了。

錢财沒了便沒了,大家相依為命總會好起來的,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辦戶籍一事很快敲定,蓋了章的戶貼由蕭容拿着。

按大甯律,凡有常産,直接承擔大甯正稅的人戶是主戶,無常産僑居者為客戶。

那麼蕭家是主戶,蘇榛和謹哥兒因跟蕭家沒有血脈關系,便先以義子義女的名義入了蕭家的客戶。

兩家共用一戶,也省得将來再多花一份銀子交戶稅。

但讓蘇榛郁悶的是,她的身份雖也由官府登記進冊,戶貼上卻沒有她的名字,隻因她是單身女子……

特喵了個喵的看不起女人的舊社會!

好在她的情緒來得快去得更快,沒空傷春悲秋,兩家人拿到戶貼便立刻去市集采購生活必需品。

市集離府衙很近,趕車過去還不到半刻鐘。

此時畢竟是冬天,并沒有蘇榛想像中的熱鬧非凡的場景,外面擺攤的也隻有零星幾人,其餘商家基本都是在暖和的店鋪内。

聽典吏說長虛山比府城冷很多,被褥都要買最厚的。

絲絹被自然買不起,也不實用,蘇榛和葉氏隻看麻布、葛布的,反正隻要棉花是新的就好,卻沒想到如此粗糙的面料,加了棉花居然就售一兩一床。

饒自蘇榛再怎麼會砍價也不行,五人隻好将就一下,先隻買了買三床被子,除了寒酥能獨享,其它都是二人一床。

三兩銀子瞬間沒了,至于棉褥,想着可以盡快獵些動物皮毛來鋪墊,便隻買了三床稻草褥花了九十文。

蘇榛和葉氏又給每人都挑了棉鞋,每雙二十七文,店裡給抹了零頭,五雙收了一百三十文。

店裡甚至還有全新的二手粗棉布匹賣,一匹隻要兩百文,比正常價格低了一半兒,蘇榛便一并買了,肯定用得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