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小透明主仆的後宮日常 > 第1章 引子

第1章 引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洛水城自古繁華,雖然江山幾易其手,可往前數四百二十多年,洛水城一直是國都。十一年前高氏奪了天下,高祖皇帝依然選擇定都洛水。因此,這座古城非但沒有受戰亂的影響,反而在新朝的統治下,更加的繁盛了。

然而,繁華如洛水,日子過得舒服的也隻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權貴富商們,大部分平民百姓還是過着勉強溫飽的日子。三兩天能吃一頓肉,每季能換上新衣服,家中的女眷能有一兩件銀首飾,已經算是“不賴”的人家了。在遍是窮人的城南,這種人家的子女在婚嫁市場上可以算是搶手貨了。

康樂坊的印家便是這樣的一戶人家。

在康樂坊附近的衆多人家中,印家算是“小康人家”。印家現在的印弘小哥兒的祖父,運氣好,娶了一個什麼大官人家出來的丫鬟,那丫鬟有些見識,又帶了一筆錢出來,得當地經營了幾年,印家便有了一份小小的家業。

不過,印家幾代都是單傳,印弘的父親又早逝,寡母一個人帶着年幼的印弘,也頗為艱難,這家裡的積蓄也花去了不少。好容易印弘長大,印母本想找個嫁妝豐實些的姑娘娶過來,好幫襯家裡,誰知,印弘偏偏看上了家附近晏家的姑娘。

雖然洛水城城南多是窮苦百姓,可這“窮”的等級還不一樣。晏家屬于赤貧人家,有上頓沒下頓的,全家五口就靠晏姑娘的哥哥晏立春打零工養活。晏姑娘長得不錯,算是康樂坊巷花級的人物,但是因為家裡實在太窮,沒有什麼人家願意提親。都是窮人,誰願意去娶個比自己更窮的?也就是印家略有些家底,印弘不介意晏姑娘家窮的叮當響,跟母親吵了一架,母親到底争不過兒子,還是找了媒人上晏家提親。

晏姑娘父母均故,隻有兄嫂為她作主。印家是這附近相當不錯的人家,晏姑娘兄嫂豈能不願意?收了五兩銀子的聘禮,就讓妹子帶着兩件襖子和兩床棉被嫁進了印家。

故事,就要從晏姑娘出嫁後的第五年說起。

柴婆子給人接生回來,路過康樂坊時,聽見一陣吵鬧聲和孩子的哭泣聲。她有些好奇,拐過來看時,發現印家的門口已經圍了好幾個人了。她問一個相熟的女子道:“陳家妹子,這是怎麼了?”

那女子看上去是個和善的,她歎了一口氣,道:“他們家前兒生的三閨女身子不好,高燒不退,請了醫生,說是得花不少錢買個什麼藥,就算吃了藥,也不一定能救過來。印家嫂子本就因為弘小哥媳婦生了三個閨女不高興,大閨女才四歲,這大冷天的還要洗衣服,一點兒都不心疼的,怎麼願意花錢給孫女買藥?竟是要讓孩子自生自滅了。弘小哥媳婦求印家嫂子,約摸着說了些什麼不好聽的,印家嫂子氣兒上來了,吵着要弘小哥休妻呢。”

柴婆子聽了,有所觸動,又問道:“那弘小哥兒怎麼說?”

陳嬸子歎道:“他能怎麼辦?無非是勸老婆跟老娘道歉,哄着老娘呗。都有三個孩子了,真再娶誰家姑娘願意嫁?”

柴婆子冷笑一聲,走到印家門口,加入圍觀的人群中。隻見印弘的妻子晏氏,抱着一個新出生沒兩天的女嬰,跪在敞着門的堂屋裡,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旁邊站着兩個小女孩,呆呆地望着勸着祖母的父親。

晏氏哭道:“娘,您怎麼對我都行,能不能先把錢拿出來,把藥買來給三兒吃了,她越發燒得厲害了。等她好了,我當牛做馬報答您……”

印母罵道:“你想得美,那可是十八兩銀子!一個丫頭片子,賣了都不值十八兩銀子的,還要花這多銀子去買藥!咱家的現錢都沒有十兩!到時候人治不好,錢也沒了,我找誰去?”

晏氏抱着孩子跪着往前面挪動了幾步:“娘,三兒可是您親孫女啊……”說話間。懷中的孩子仿佛因母親的動作不舒服,也“哇哇”地哭起來,本來因發燒而發紅的臉更加紫漲。

印母更怒:“你還好意思說,我們印家四代單傳,到你這兒都快給我家絕後了!當初你們家是什麼條件,要不是你勾引弘兒,勾得他非你不娶,我能讓你嫁進印家?進門這五年,你往娘家拿了多少東西,連個兒子都生不出,要你有何用?現在還要花那麼多錢買藥,弘兒,聽我的,現在就寫休書,我們印家不要這樣的媳婦!”

印弘喏喏,勸道:“娘,您看在老大和老二的份上,也别把菊兒趕出去,她走了,三個孩子誰來照顧?”

印母哼道:“兩個大的好吃懶做,老大都四歲了還不知道幹活,長大了我還要出嫁妝,索性一并賣了,還能收幾兩銀子,我再給你說個能生兒子的媳婦。”

晏氏聽了,抱着女兒磕頭不止,兩個站着的女孩吓得也哭起來。印弘忙着勸母親,晏氏一直在央求婆婆,都沒有注意到她懷中的女孩的哭聲漸漸弱了下去。

雖說是在最富裕繁盛的都城,但城南多窮苦人家,得了病沒錢治的事情并不少見。圍觀的群衆雖然多,也多是看個熱鬧,對晏氏的遭遇也隻是歎口氣罷了。

印家人鬧成今天這樣,并非一日之功。印母早年喪夫,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獨子身上,對印弘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婆媳關系本來就不好搞,印弘違背她的意願娶了晏氏,印母怎麼會對晏氏有好臉色?如今的人們又重男輕女,晏氏生了三個女兒,不說别人議論,就是印母自己也不滿意,何況晏氏家窮,她兄嫂時常撺掇妹妹從印家拿東西補貼娘家,印母更是厭煩兒媳了。如今小孫女生病印母不願意出錢,不過是印母和晏氏這五年積怨的爆發罷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