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愈發的熱了,人也沒有胃口,早飯草草了結也就算了。
今日是七月十二,梅阿娘帶着曉沄去了趙二麽家,約着一起上小水村去。梅阿爹上來泉村吃席去了。
家裡剩下沒去鎮上送貨的梅時淮和秦朗月。
趁着梅時淮上午在家天還不熱,兩個人拿了鋤頭去後山挖姜。
今年要收獲的姜有兩種,一種是生姜,另一種是鬼子姜,又叫仔姜。前者就是平常炒菜用的,後者可用來腌制做成鹹菜。
種姜不費地方,找個地頭就能收獲不少,家家戶戶都不缺姜吃,地多的人家也會多種,賣到城裡也算進項。
但是現在的兩種姜都還沒有到季節,秦朗月要的就是現在的生姜,有辛辣味但是不沖,沒有老姜的纖維,腌一腌就能吃了。
梅時淮拿鋤頭刨,秦朗月用手巴拉已經被帶出泥土的生姜,兩人帶了個小籃子,不一會兒就裝滿了。
“我拿着,你去摘幾個硬桃再薅上一把紫蘇葉,要嫩的尖,不要老葉子。”秦朗月挎着籃子。
山下院裡有人在喊,秦朗月索性挎着裝滿的籃子下山,反正也裝不了多少了,剩下的囑咐相公去幹就行。
“好嘞!”梅時淮一口答應,屁巅屁颠完成任務去了。
秦朗月把籃子放在廚房外邊,擦了擦手趕緊上前院去了:“唉,來了來了。”
“嫂子,你咋來了,要點啥?”秦朗月把李琴琴迎到堂屋裡,琴嫂子住在村頭,離得遠,來的少,買果子也是叫孩子來,自己來的少。
秦朗月給李嫂子倒了杯飛仙花沖的水,拿了盤切的小塊的甜瓜。
李嫂子看着不像是來買水果的,斟酌了半天也不開口。
“嫂子,有啥事你說。”
李嫂子捏着手裡的汗巾,來來回回張口了好幾次才道:“你家現在還買地嗎?”
說完還是緊張的不得了,一直喝手裡的水,不怎麼吃桌子上的甜瓜。
秦朗月笑了笑:“要買地,打算買兩畝水田。”
李琴琴面上失落,放下了東西打個招呼要走。
秦朗月趕忙叫住了:“嫂子,你别着急,你先說說你家賣啥地,等我阿爹阿娘回來了我們商量商量。”
李琴琴也不進門了,就在門邊上說了原委:“我們家一木,這不是要考秀才了嗎,家裡他爹今年上山腿斷了,短時間是幹不了活了。
想着家裡地多,賣上兩畝解了現下的困境。
是種了飛仙花的旱地,我知道,現在再種糧食就晚了,也不想着多賣,一畝地八兩。”
秦朗月答應下來等全家人回來就商量商量,不管買不買都給個信。
李嫂子這才回去等信了,左右沒有待到一盞茶時間,梅時淮下來時也沒有見到人問個好。
“誰來了?”梅時淮衣擺處兜着四五個桃子,手中掐着一把紫蘇,快步到前院井邊舀了瓢水作勢要喝。
“嗯?”秦朗月威脅着看了他一眼,梅時淮癟着嘴澆到桃子上了。
“沒,夫郎,我就是洗洗桃兒。我不喝生水。”梅時淮嘿嘿兩聲跑到堂屋裡去喝水,一進去便看見了桌上還沒有清理的水杯盤子。
秦朗月也洗完桃子,抱着進來了。
“李嫂子來過了,說是賣地,問咱家要不要,我沒有現在答應,等晚上爹娘回來了再說。”秦朗月把李嫂子喝過的茶杯收到托盤裡,把自己的茶杯遞給了轉圈圈找碗的梅時淮。
泡飛仙花水裡放了糖,甜滋滋的,梅時淮把那一壺全喝了才開口道:“行,等爹娘回來說。”
解決完這件事,秦朗月去了廚房,打算做個紫蘇桃子姜,清熱解暑,最适合夏天吃了。
桃子選取硬的,酸甜的最好,切成偏厚的片後拿鹽殺一遍。
姜切成薄片,和切碎的紫蘇一起大力揉搓,再和桃子混合,放上适量的糖和米醋後就成了,最好在井裡湃着,随吃随取。
這一碗紫蘇桃子姜,吃的梅時淮話都說不出來,還沒等放在井裡就吃了有一半多,幸虧家裡什麼都有,又上山摘了不少桃子和紫蘇,這才讓一家吃了個夠。
晚上吃完飯,一家人一人捧着一碗在院裡絲瓜架子底下乘涼,兩件事要商量商量。
一個是曉沄,沒什麼說的,現在年齡還小,得等上一等那才能去議親,現在隻不過是過一個明面,表明家裡有孩子到了年齡而已。
而且在小水村,也沒有見着多少人,大多是拉着孩子左誇誇右誇誇,讓媒婆記個臉熟,有了好小子别忘了家裡姑娘小哥兒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