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中國成立那一年出生的,早些年鬧饑荒的時候她被家人送到爺爺家當童養媳換了吃的,原本爺爺家還算闊綽,但是中途遭了變故,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爺爺因此終日酗酒麻痹自我。
好在奶奶的女紅不錯,靠着自己出色的裁縫手藝勉強養活了一大家子,但是好景不長,爺爺後來又染上了賭,氣死了太爺和太奶,還經常對奶奶和兩個孩子動手逼奶奶拿錢給他賭。
然後,突然有一天,爺爺帶回來一個男人,對奶奶說他收了人家的錢,讓奶奶陪男人睡覺,一向軟弱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的奶奶拿起菜刀把爺爺和男人趕出了家門,并且當晚就收拾細軟,帶着兩個孩子離家出走了,沒有讓任何一個人知曉。
奶奶帶着孩子來到了南方沿海一帶,那年剛好是改革開放的第二年,這也是活了三十年的奶奶第一次出遠門,她在一家制衣廠找到了工作。
工廠的老闆看她一個女人家帶着兩個小孩十分不易,工作又十分拼命,再加上她的技術确實出衆,很快就給她加了工資升了職位,再後來,老闆深入了解奶奶身世後,對她又更多了幾分的感同身受和敬佩。
這個制衣廠是老闆和丈夫一起創辦的,丈夫前兩年得病去世了,她一個人撐着這個廠子,與兒子相依為命,加上年紀相仿,所以她很能體會到奶奶的不易和艱辛。
兩個人成了好朋友,再後來,老闆十分慷慨地借錢給奶奶,幫助奶奶開了一家自己的制衣廠。這一切對奶奶來說都是新的人生,奶奶想徹底跟過去說再見,就有了改名字的想法,在老闆的幫助下,她也成功給自己以及兩個孩子改了名字。
奶奶說,她們那個年代,有很多日子過不下去的女人都在梁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某一刻她也如此地想過,但好在最後她選擇了另一條全新的路,所以她想讓自己姓梁,一是警醒以後再遇到過不去的坎也不要想着結束在梁上,二是,她希望自己成一個頂梁柱撐起自己新的人生。
她給自己起名叫做梁新朝,女兒叫做梁思遠,兒子叫做梁思勤。
女兒梁思遠也就是梁觀的姑姑天資聰慧,樂于學問,成功的考上了大學,成了一位專業的服裝設計師,後來還和老闆的兒子結成了連理,生了一對龍鳳胎。梁觀的表哥上了公安大學,現在在國安部工作,表姐上了理工大學,還拿了全額獎學金去國外留了學,現在是一名企業的軟件架構師。
而梁觀的父親,雖然不是讀書的料,但是能說會道,精于交際,是天生幹經商的料,他跟着奶奶一起,把家裡的生意越做越大,造就了今日名聲響當當的“梁氏制衣”!
關于梁觀的母親,說起來也是個不幸的人。
梁觀也不知道母親姓什麼,但母親告訴過她,在遇到自己的父親前,她的名字叫做換弟。
母親家裡并不困難,她的父親憑借着小學文憑獲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身體不好,在生下她之前夭折過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是男嬰。
去看過醫生,醫生說這是一種基因病,男胎患病的概率比女胎大。
之後,他們又生下了一個女孩和兩個男孩,女孩活了下來被送人了,兩個男孩生下來就是沒有呼吸的。
但他們并沒有放棄,終于在兩年之後生下一個活的男孩。
從此梁觀的母親就成了弟弟的專屬保姆,一度還被家裡人逼着放棄學業,好在她自己很堅持,自己抽時間做小工給自己攢錢,一直上到了高中,最後成功考上了大學,雖不是什麼名牌大學,但也是一個正經的公立本科大學。
那個年代,上了大學基本就等于改寫了命運。
雖然她跟家裡保證了上大學不會花家裡的一分錢,但是錄取通知書還是被弟弟撕毀,然後當着她的面,劃火柴點了,父母在一旁笑看着默許了這個行為,還沒收了她的身份證,去公安局打了招呼不讓給他女兒補辦身份證,同時也火急火燎給她說了一門親事。
一氣之下她用攢下的大學學費買了火車票跑了,她恨透了這件事情裡面的每一個人,出去好幾年都沒帶過任何消息回家。
梁觀母親剛好去了梁家的制衣廠裡打工,在她身上有一股和梁觀奶奶相似的沖勁,還有一股讀書人的氣質,梁觀父親梁思勤毫無察覺之中就被她吸引了,後來主動去接近了她。
彼此了解過後,梁思勤覺得她跟自己的母親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再一個,他十分欣賞讀書人,也很熱愛學習,但自己實在不是什麼讀書的料,初中沒念完就随着母親學做生意去了,梁觀的母親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還堅持學業考上了大學,讓他心生敬畏。
後來梁觀她父親跟她母親表明心意後就在一起了,兩個人準備結婚的時候,父親把母親帶回了她的老家,用三萬塊錢,九十年代的三萬塊錢贖回了母親的身份證,遷出了她的戶口。
而後便跟家裡斷絕了來往,梁觀母親自己提出來的要改名字,她不願自己的後半生還頂着“換弟”二字過日子。
當她知道自己丈夫一家為何姓梁後,也決定跟着改姓梁,她給自己取的新名字叫做“梁煥”,煥然一新的“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