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魏永平五年,三月,懷朔鎮外。
初春時節的敕勒川荒涼一片,沒有風吹草地見牛羊,隻有天蒼蒼、野茫茫,荒蕪的草場,呼嘯的狂風。天地間黃蒙蒙一片,混沌如盤古初開。
天色将晚,狂風愈大,牧羊人趕着牛羊歸來,部落中頓時“咩咩咩”、“哞哞哞”聲一片。
部落中央的毛氈帳篷裡一燈如豆,躍動的燈火下,一個少年人正在伏案抄書。帳篷裡還有兩個小小的孩童,五六歲大小,虎頭虎腦,臉蛋坨紅,像顆滾圓紅潤的蘋果,甚是可愛。
兩小孩兒原本在毛毯上撲鬧着玩兒,一聽到外頭的動靜,都是一頓,圓溜溜的眼珠子同時望向燈下的少年,聲音軟糯糯道,“阿兄~~~”
抄書的少年頭也不擡,落筆如舊,隻道,“可以出去玩會兒,不許跑遠,不許.....”後頭的叮囑還沒說完,兩小孩兒已經“嗷嗚”歡呼一聲,掀起門簾像小炮彈一般飛奔出去。
門簾帶起的風撲得燈火一晃,帳篷内頓時更加昏暗了,少年人歎了口氣,丢下手中毛筆,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算了,不抄了。”少年人低聲嘀咕着,“要是搞成近視眼了可沒眼鏡配,那可真成睜眼瞎了。”
少年人名為賀蘭定,本是一名程序員,結果加班過猛,眼前一黑,人就沒了。再睜眼就穿越到了這操蛋的、要啥沒啥的古代社會,成為了一名同名同姓的鮮卑少年。
等旁敲側聽到自己所屬的時代後,賀蘭定更是兩眼一黑,大呼“賊老天”。如今竟然是南北朝時期!
賀蘭定對南北朝的曆史了解不多,都源自高考考點。一是曆史課本上孝文帝改革的意義;二是語文課本上的《木蘭辭》“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三是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雖然了解不多,但是賀蘭定也知道這是一個苦難且荒誕的時代,一個人命如草芥、光是活着就要竭盡全力的時代。
就比如自己穿越附身的這個身體,“賀蘭”北魏八大貴族之一,少年名為賀蘭定,生來的起跑線就已經超出一般人許多。父親是幢主,手底下領着六七百的人馬,家中牛羊成群。母親是懷朔鎮将的女兒,更是嫁妝無數,僮仆百千。
“這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啊。”賀蘭定感慨。
可是,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哪怕是大地主、大将軍家抗風險能力也極低。一場暴風雪,牛羊死傷成山。一場蝗災,辛苦一年的田地顆粒無收。
除了天災,還有人禍。
懷朔鎮乃是軍鎮,設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戰争。它處陰山北麓,向北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以及兇狠殘酷的柔然人。
柔然人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每年都會南下劫掠,搶光、殺光、燒光。作為北方六鎮之首的懷朔鎮更是首當其沖。
賀蘭家是軍戶,父輩子孫皆為軍人、士兵。賀蘭定的父親是一名幢主,領着手下六七百人駐紮在懷朔城外,組成了抵禦柔然人的第一道防線。
去年冬季,柔然南下,賀蘭定的父親在戰鬥中被打下馬,馬蹄踐踏之下,連一個完整的屍體都沒能帶回來。
家中的頂梁柱倒了,這個家便散了。
鮮卑的婦女地位極高,在丈夫去世後甚至可以帶着丈夫的全部身家重新嫁人。
賀蘭定的母親段氏雖是漢人,可自幼長在北地,早就鮮卑化了。在賀蘭定的父親戰死後,丢下三個兒女,拉着自己當初的嫁妝便回娘家了。
據說在前幾日已經又嫁人了。
父母皆無,年僅十四歲的賀蘭定便成了一家之主。少年人心氣高又莽撞,誓要為阿爹報仇,領着殘餘的兩三百家将就沖進了草原。
結果還沒在茫茫草原上找到柔然人,就遇到了沙塵暴。黑色的風沙牆從地平線上升起,如同上古野獸嘶吼着咆哮而來。
賀蘭定被驚恐嘶吼的軍馬掀下馬,差一點兒就步了自家阿爹的後塵,幸而被忠心的家将重新撈了回來,挂在馬背上逃回了部落。
複仇之戰“出師未捷身先死”,十四歲的鮮卑少年賀蘭定“走了”,三十一歲的“老程序猿”賀蘭定“來了”。
“唉。”賀蘭定又重重歎了口氣,暗自嘀咕着,“早知會穿越,我就不該學計算機專業的,就是學個曆史、漢語言文學什麼的也好啊!”
作為一個孤兒,計算機專業無疑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投入短,見效快。可這專業到了古代,那真是百無一用了。
“阿兄!”孩童的歡話聲打斷了賀蘭定的唏噓。
“虎頭叔抓了兩隻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