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聽了都覺新奇,于是紛紛點頭。
趙華淑微笑道:“既是迎春妹妹提出來的,那你便先賦上一首,我等好參詳參詳。”
迎春欣然提筆,寫道
桃(迎春)
一年桃花紅,二兩雨前風。
三娘鬓間簪,四月葉底成。
衆人看了都說好,趙華淑道:“‘二兩雨前風’實妙,風用兩稱,平添了桃花不能承其重之感。”
黛玉笑道:“難倒獨我覺得這桃子着實不易麼?”
有人問:“何解?”
黛玉:“既經雨前風催,又有三娘攀折了鬓間戴,難得它到了四月還是在葉底結成了果子,善哉善哉。”
衆人皆笑。
一時衆人都來了興緻,紛紛提筆蘸墨寫了起來。
寫罷,衆人紛紛互相品評,迎春仔細去看,也有比自己寫的好的,也有寫的不如自己的。最後衆人一緻認為還是賈府的姑娘寫的略高一籌。
其中黛玉的桃花詩被評為魁首。
桃花(黛玉)
一樹粉白爛漫嬌,兩枝淡彩竟妖娆。
三人樹下對月飲,四瓣清香杯裡飄。
探春和惜春的也都得了許多姑娘的喜歡。
畫桃花(探春)
一枝斜挂月彎,兩點丹濃畫間。
三日桃花微雨,四季常回心間。
桃花(惜春)
一株桃杏影斜,兩孔拱橋落霞。
三更無風自動,鵲鳥四啄桃花。
衆人品評的時候,忽有人說:“哎呀,賈三姑娘的字着實是好啊!”
衆人圍過去仔細觀瞧,果然見探春的字體例規整,内勁十足,衆人皆說寫小字恐是限制了她,如若寫成大字定然更是一番恢弘氣勢。
一時衆人又琴棋書畫的聊了一會兒,忽武城兵馬指揮使府上的魏姑娘說道:“近日我得了一本《星河雜志》。”
迎春幾人一聽立刻看了過去——這名字可是她們幾個一同起的,這說的就是她們的那本雜志。
衆人問:“寫的什麼?”
魏姑娘道:“裡頭是一些詩詞,雖都是用的雅号,我覺着作者寫的頗好。還有一篇未完的話本故事,看得我抓心撓肝的等着下一期。你們都沒看過嗎?”
迎春黛玉幾個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在别人紛紛搖頭的時候也跟着象征性的搖了搖。
趙華淑:“雜志?我以為是一本作者的雜記,怎麼還有話本子麼?還有下一期?”
魏姑娘:“是啊,很是新鮮吧!書社掌櫃的說了,這是期刊,每半月出一期,期期都不同呢,話本故事則是連載的。且裡頭每一首詩詞的作者都不是同一人,所以名為雜志麼。”
迎春問道:“那作者都是用的雅号别稱?”
魏姑娘:“正是。”
迎春往桌上衆人的詩詞手稿看了看,說道:“那豈不是我們都可以起個雅号去投稿?”
衆人都來了精神,問道:“怎麼投稿?迎春姐姐知道?”
迎春煞有介事道:“我哪裡知道?我隻聽說書社裡的書其實都是書生自己寫了拿去書社給掌櫃的看,叫投稿,掌櫃的若喜歡就留下,待賣了再給書生錢的。剛聽魏姐姐說那雜志都是雅号代稱的,還很多作者,我想着定然是作者自去投稿,擇優者選中的罷。”
衆人點頭,都道有理。
魏姑娘一撫掌,興奮道:“對啊,咱們悄悄地起了雅号,有了好的詩作就命人悄悄的送去書社,如若被選中豈不是咱們的詩也能在大康各地流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