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甯是沒想到,她一心隻想整頓族學,最後卻攬到了一件大差事。
光是族學的事,就夠她頭疼的了,别提還要管着大廚房。
但這差事還不能不接,老太太為了她的提議,站出來替她撐腰,她怎麼也得以行動回報人家。
投桃報李,這是這個時代三歲的孩子都懂的道理。
但該做的事不能一步而就,必須一步步的來。
首先是族學的整頓,王甯注重的是人品教育,對于讀書這種事,全看孩子們自己的喜好。
牛不喝水強壓頭,這是不可取的。
西席方面,自然不能再從家族裡找。賈府的讀書人,都是這個時代的老學究,古闆又不務實。
王甯首先想到的是家裡的兩個西席,這兩人人品皆優,倒是最佳選擇,還省事兒。
但她始終又有私心,并不想把兒子的老師分給别人,這樣以來隻會降低兒子的學習質量。
于是她直接寫信給賈敏,希望賈敏能推薦幾個不錯的西席過來。
這大半年來,賈敏的身子已經開始調養了,稍微有點起色,就寫信回來給賈母報了平安。
也不知道老太太怎麼回的信,總之第二次賈敏再寫信來,就已經開始給王甯也單獨寫一封了。
王甯是很希望能跟賈敏搞好關系的,最好是後期能幹預一下賈敏的生死,所以時時刻刻她都對賈敏的身體報以最深切的問候和關心。
對于賈敏的來信,王甯每次都有信必回,一來一往之間,姑嫂兩個關系逐漸緩和,慢慢的變得親密起來。
信寫完了,王甯又讓人去庫房找藥材補品,派人裡三層外三層的打包。
正忙乎着,畫屏進來道:“太太要的宅子,昨兒就打掃好了,奴婢讓那一批學徒都住進去了,現如今就等張師父了。”
王甯放下手頭的事,囑咐畫屏:“讓成衣鋪子的掌櫃的進來一趟,我有事要吩咐。”
畫屏應下,想了想又道:“太太是要開點心鋪子了?”
王甯也不瞞她,笑着點頭:“是。”
畫屏咧嘴一笑:“那感情好,太太那成衣鋪子我每年都幫着整理賬本,早就該關了。”
王甯笑罵她“狹促鬼”,又催了一句,畫屏便出門去了。
繡屏這頭帶着綠柳紅纓包着藥材,見畫屏出去了,這才回頭盯着底下兩個妹妹。
王甯突然對繡屏道:“你今年十七,畫屏十五了吧?”
繡屏怔了怔,眼眶猛地紅了。
王甯見她這樣,吓了一跳,趕緊讓綠柳紅纓先出去。
“怎麼了這是?”
繡屏一眯眼,賭氣不說話。
王甯一臉懵,她是說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