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裡的魚各個豐碩,一條條活蹦亂跳的,生命力十足,每一個的分量在海魚中算是大個的了。但奇怪的是,幾條魚的個頭竟然相差無幾。
職業為推理小說家的恩尼奧媽媽,一向以自己敏銳的觀察力而自豪。她一看就看穿了幾個爸爸為自尊心而僞造出來的收獲。
不過她在盯得恩尼奧爸爸心虛之後,就移開了視線,勾着唇畔并未說什麼。在還處于‘爸爸是最厲害的人’這個認知段的孩子們的面前,沒有必要拆穿這種事情。
晚飯自然就是爸爸們‘釣’的魚了,新鮮的海魚充滿自然的滋味,不需要加什麼濃重的調味料,柔軟鮮甜的魚肉本身就已經足夠美味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巨濟島的短假像是一瞬間結束一樣,感覺都沒有過多久,就返回了首爾。
權媽媽是個行動派,回到首爾後就安排好了三個孩子的假期。達美繼續自己的興趣班,至龍、頌兒兄妹倆則是被她帶到珪賢媽媽開的美術學院,報了美術的興趣班。
珪賢媽媽反饋說,頌兒在美術上天分很高,她對于色彩的運用總是令老師們感到驚豔。不過在她看來,至龍對美術的興趣其實不大,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他的積極性并不太高。
權媽媽因此問了兒子,要不要換個興趣班,可權至龍應該是為了和妹妹呆在一起,拒絕了這件事。
“哥哥喜歡小提琴,我陪哥哥去學小提琴吧!”世間最了解哥哥的人,果然還是妹妹,她如是提議道。
面對這個提議,權媽媽思考了一會,同意了。雖然學小提琴比畫畫貴多了,不過還勉強在他們家的經濟能力之内,這樣小朋友們還可以多一項藝術特長,或許以後在升學的時候還能用得上。
于是就這樣,權氏兄妹學習着美術、小提琴兩樣藝能。恩尼奧基于不想被小夥伴們落下的想法,和他們一樣,選擇了美術的興趣班。
雖然媽媽是美術老師,但對美術完全沒有興緻的珪賢,則經常在美術學院裡和他們見面。四個同齡的小朋友組成了一個‘88小隊’,比親哥權至龍晚出生一會的權頌兒,成為了小隊中的忙内。
88小隊一直十分穩定,三個家庭也因為孩子們之間的友誼,而被長久的聯結起來,由此開始了屬于他們彼此之間的緣分。
春去冬來,冬去夏來,時間在悄無防備之間流逝,一下子就來到了1997年。權頌兒在92年《友智的夏天》上映後,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兒童演員,偶爾會拍一些電影。
而她的哥哥權至龍,旁觀着妹妹的演藝事業,也有了成為藝人的想法,在5歲的時候以兒童演員的身份出道。但很快,他意識到妹妹那種演員的路線,并非他所感興趣的。
權至龍發覺自己還是更喜歡音樂一些,因緣巧合之下,在6歲成為了兒童版Roo\'Ra組合的一員,開始了跳舞、Rap方面的學習,并于8歲時,獲得了某舞蹈比賽的冠軍,成為當時比賽主持人李琇滿老師所成立的S.M公司的簽約練習生。
1997年,88小隊成立6年,仿佛眨眼間,小豆丁們便長了個子,權氏兄妹、恩尼奧也成為了一名小學生。而生日在2月,得以早一年上小學的曺珪賢,開學就是二年級小學生了。
他就讀于中坪初等學校,為了成為學長,曺珪賢同學一直試圖勸說三位親故到自己的學校上學,但小朋友的意見顯然無法左右家長們。
最後,他的目的也沒能實現。
基于地理位置、兄妹倆演藝事業發展等種種原因,權家的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繼續接受西化教育,給他們報名了首爾國樂藝術初等學校。
恩尼奧則是不情不願地進入了首爾外國語初等學校,誰讓他的面試沒過呢。
雖然88小隊最後到了不同的學校,認識了新的朋友,但這并不妨礙他們之間從小一起長大,從而培養出來的深厚感情,四個人的關系依舊很好。他們經常在周末有空的時候,輪流到其中一家聚會,或是約好了去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