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掰正纨绔少女 > 第22章 明月有光人有情

第22章 明月有光人有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江春兒遙遙看向主院的方向,她想看看李骁要做什麼。

入夜以後,她假裝早早入睡,聽到隔壁半夏熟睡的聲音,悄悄起身換上夜行衣,無聲無息跑到武場去。她當然不可能一個人去主院偷聽,怎麼着也要帶上同夥。

江春兒翻進徐青寄的窗裡,走到他床邊撩開床幔,空無一人。

人呢?

“三姑娘大半夜不睡,這是作甚?”徐青寄從暗處走出來,寬袖薄衫,烏發束在身後。他原以為是哪個賊人,甫一覺察到氣息,就隐站在窗邊,若非認出背影,此時她已經躺在地上了。

江春兒轉過身來:“小徐,幫我個忙好不?”

“什麼忙?”徐青寄覺得沒好事。

江春兒靠近他小聲:“去主院偷聽。”

“大少爺下手太輕,老爺也罰得不夠重。”徐青寄一臉不想理她的模樣,後退離她遠點,“明日你也會知道,何必急于一時。”

“我……”江春兒咬唇,“我想看安王他……”

“三姑娘還沒對安王死心。”

“不是,我想看他要怎麼威脅爹爹。”江春兒拉住徐青寄的袖子,“去嘛去嘛,小徐……”

徐青寄把袖子抽回來,側過身:“不去。”

“小徐……”江春兒湊他跟前搶袖子。

徐青寄再抽回來,幾番躲閃後退,直到後背撞到牆上,江春兒耍無賴,手臂将他左右退路攔住:“就這一次,一次。”

當目視不清時,嗅覺和聽覺就會放大,譬如姑娘原本淺淡的發香會變得濃郁,聽得到綿軟輕盈的呼吸聲,連帶自己的心跳聲也能聽見。

徐青寄把頭後靠在牆上,目視前方:“記吃不記打,老爺教給你的,你一點也不明白,這是江家機密,我是外人。”

“你是爹帶回來的,你還把照影功全部給我,誰說你是外人了?不對……”江春兒忽然咧嘴露出兩顆尖牙,不懷好意,“你去祠堂偷聽了,你不乖哦。”

“沒偷聽……”他隻是聽說她挨罰了,過去看看……而已。徐青寄心虛偏過頭:“你回去。”

“小徐……”江春兒可憐巴巴。

“有能耐你自己去。”

江春兒搖頭:“沒能耐,會被張行止抓住。”

“那就學好怎麼斂收氣息再去。”徐青寄找到了理由,“我帶你去,你就不會被發現了?安王武功不弱。”

“你别耍賴呀……”江春兒跺腳。

“誰耍賴?”徐青寄垂在身側的手指微屈,今夜,有點熱,可能來源于這丫頭靠太近了,一低眉就能看清明月倒映在她烏亮的眼裡,分明是黑夜,可眉眼鼻唇比白日裡都要清晰,冷白、霧藍、漆黑,各色明暗深淺漸變,唯獨唇色一點薄粉淡紅,被襯得令人牙根發癢。

徐青寄輕輕皺眉,一把摁着她肩頭将她推離遠點,掌心下嬌小玲珑的肩骨仿佛稍稍用力就能捏就碎。

“明……”徐青寄聲音嘶啞吓了他自己一跳,喉嚨微動潤了潤嗓子,重新開口,“明日自有答案,别再犯錯。”

說完,直接把她掰過身子,開門将人推出去,再把門關上,動作一氣呵成,回身看到大開的窗,再去把窗也給關上,“嘭”地一聲,力道有點大。

江春兒看着緊閉的門窗,突然覺得像一個大殼子,徐青寄就躲在裡面。

“哎……”沒有徐青寄,她也不敢去,隻好認命回屋。

徐青寄聽到她離開的腳步聲,松了口氣,走到床邊坐下來,盤腿調息,将那浮躁的心緒一點一點壓下去。

倘若江春兒今夜來,也不會看到李骁,因來者隻有張行止一人。

張行止抱了抱拳:“江老爺。”

江老爺坐在書案之後,擡起眼來:“殿下沒什麼說的了?”

張行止道:“殿下派我來問您考慮得如何。”

意思就是沒有别的話。

江老爺沉聲:“賬本在曲見。”

張行止氣定神閑:“您可以說放于何處。”

這是拿不到賬本,就不放他出京了。

江老爺死死抓住書案邊緣,除了妥協,别無他法:“書房,三層,右數第七屜,是個雙重機關鎖,打開第一重後,裡層還有。”

他提起筆,畫了下來。

外頭蟲鳴,整個江家無比寂靜。

拿到圖紙後,張行止躬身:“殿下說,您且放心,再有一個多月中秋月圓,見見京都的熱鬧再回去。”

江老爺:“……”

那方才你說沒别的話!

他雖沒罵出聲,但臉色很明顯,張行止幽幽看他一眼,他圓臉憋了口氣,更圓了,瞪了回去。

小崽子!

張行止委屈,那是自家殿下要求這麼做的,說不能給江老爺任何盼頭,省得他就不拿出賬本了,又或者獅子大開口跟他提條件。

他收好桌上的機關鎖開鎖圖紙,行了一禮,回去交差。

安王府,李骁坐在燈下看着這份圖紙,帶有幾分欣賞:“畫的不錯,看來江家有祖傳的繪畫天分。”

“……”張行止差點忘了自己想說什麼,“現在就派人去曲見?”

李骁輕輕應聲:“江老爺前腳剛到京都,後腳我就拿到賬本,這群人不傻,就算不确定是不是江老爺的手筆,也不會讓他好過。”

故而,他隻能推遲一段時間,屆時江家這賬本,就當做是從其他人那裡搜出來的,便可保全江家。麻煩是麻煩了點,不過量他們這段時日也不敢亂動。

新帝登基這兩年間,精力大多放在肅清餘黨和朝堂換血上,以緻于潼州一群人飄得忘乎所以,加上與桑國隔海相望,潼州對梁國之重不言而喻,他原想留着晚點收拾,不曾想京都某個人與潼州有所牽連,那就一起端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