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非常香!”
“哇哇!”
“别人都喜歡!”
“哇哇哇!”
“我沒騙你!”
*
周家雖然最先開鐮,但家中勞力不足,等将谷子全部搬回家已經屬于落在後頭的那一批了。
但好在及時,趕在下雨的前一天忙完了這年的秋收。
将近十天起早貪黑的忙活,周家人全都消瘦不少,這場大雨雖然耽擱了曬稻谷,但是能讓這些吃了苦頭的人趁着這個時候緩上一緩。
這場雨下了兩天未歇,豆大的雨點砸在地上,沒完沒了。
好不容易今早雨停了,趙榆見有人帶着鬥笠從院外經過,瞧着約莫是上山采菇子。
她想起了上次那個菇子窩,兩夜的雨水滋潤,指不定那裡又冒出來不少。
看了眼還關着門的大屋,趙榆去将竈房外頭的竹筐拿上,轉而又進了屋子,去将木椅上睡得肚皮朝天的猴子抱起來放進筐子裡。
雨天山裡陰濕,還是帶上猴子壯壯膽為好。
那條樹藤還在,趙榆爬上樹再次用它上了坎坡,雖有些磕跘,但總算是找着了那菇子窩。
相較于她的不容易,猴子可就順暢多了,樹頭來回蹦跶,從這頭到那頭,如履平地一般。
趙榆鑽進草叢裡,如她想的那樣,經過兩夜催生,這裡頭又一次滿滿當當。
知道這些都是能吃的,趙榆沒了顧慮,速度相比上次要快上不少。
等她将裡頭大大小小的全采了,竹筐也裝滿了大半。
趙榆心滿意足地背起筐子往外走,雖然猴子這次不能和她一同回去,但她離開還是得和它說一聲。
喚了幾聲,在得到它的回應後,趙榆這才悠悠的原路返回。
周家人已經起了,遠遠地就瞧見竈房的煙囪正冒着煙。
趙榆進了院門,還不等她走近竈房,周婆子已經先一步出來。
她用身上圍着的破布圍裙擦着手,瞧見趙榆身後背着的竹筐,臉上泛着喜色,“這是去了那地兒?可多?”
趙榆笑着點點頭,“多着呢,不比上次的少。”
周婆子幫着将筐子卸下來,從裡頭拿起幾個菇子看了看,笑道:“确實不少,模樣還鮮嫩,賣價估摸着能高上一文。”
聽到周嬸滿意她采回來的菇子,趙榆自然也很高興,想到什麼,她試探着開口詢問能不能送上一些去劉家。
梨子雖是劉三娘的賠禮,但那劉貴上門給她斷了一次“病”,也該送些東西表示表示,不好讓人平白走這一趟。
周婆子點頭,她也是這麼想的,有來有往才能維持住交情,況且那劉家也是個好的,她也不願意占人家便宜。
“一會兒你多拿些去,菇子煮湯滋味好,劉貴爹娘牙口不好也能多喝一些。”
周老漢也在一旁将這菇子摸了又摸,滿意道:“難得的好品相。”那地方能被榆丫頭發現,也是他周家沾了她的福。
周婆子心情不錯地點頭,“得虧阿榆找到了這個菇子窩,讓咱們家飯桌上不缺這盤菜,以後隻要下雨,我們就去采回來,自家留一些,剩下的拿去縣城賣,幾次下來,換回來的錢還是很可觀的。”
今早醒來,沒聽見外頭的雨聲,周婆子就知道山外側的那些菇子自家是沒份兒了。
明明睡前還想着次日早早起來,雨一停就先往山裡鑽,她家離山最近,隻要趕在别人前頭,那她就能采到菇子。
哪想這次收谷子确實累着了,這一覺睡得竟人事不知,雨停了都不知道。
等她醒來,天都大亮,别說先人一步上山,恐怕去的早的已經采滿了一籃子正要往家走了。
沒趕上時候,可想而知周婆子心裡有多郁悶,但好在趙榆之前發現了個好地方,外側的那些她搶不到,有了那福窩裡長的菇子,她家總是不缺的。
正當她急匆匆地想要叫上趙榆去福窩采菇子,卻怎麼也沒見着人。
想到趙榆的勤快勁兒,周婆子很快就猜到她莫不是獨自去那地兒采去了,又見竈房外頭的竹筐不見了,這才确定。
趙榆不知道周婆子所想,她還震驚在周婆子對她的稱乎上——
阿榆?
這還是她第一次聽周嬸這麼喚,周瑜心裡泛着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