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把困難留給别人,自己數錢去了
這是第一個買騾子的人,不是買牛和驢。
牲畜的好壞可以跟剃頭張參詳參詳,但價錢必須跟朱令儀這個正經販子說合。
騾子本身并不多,在山裡也沒幾頭,所以,價錢上朱令儀并不肯讓,20兩銀子,或者24吊銅錢,如果要去衙門打火印需要交稅錢,朱令儀跟對方各付各的。
另外,她聽剃頭張提前說給她的,牽牲口的繩子要收回,并不跟牲畜一起賣給對方。
裡頭的緣故想來剃頭張也會說給對方聽,就是個風俗的問題。
對方本以為能稍微講下一兩左右,見朱令儀不肯讓,就有些猶豫,朱令儀客氣地給對方考慮的時間。也是巧了,獵戶村的王大山在向陽村打聽到地方,帶着幾個獵戶正好趕上這場。
“朱少俠!”他聽梁母這麼稱呼,也跟着這麼叫了。
朱令儀見到他,自然是認得的,朝剃頭張和梁大哥幾個點點頭,上前招呼,“王大哥來啦?怎麼樣,昨天把野豬都拿下了吧?”
王大山“嗐”一聲,遺憾地搖頭擺手,“讓給跑了,就留下受傷的三隻,剩下的四頭都跑了。”好在這東西的報複心沒有狼那麼強,不然,今天他們幾個都不敢出門來。
朱令儀無語地看着幾個高大莽實漢子,就這體格子,十幾二十個獵戶,還能讓七八頭野豬給跑掉一半?說實在的,都不夠她長刀轉一圈的,這得多菜?
看到朱令儀帶着無語和評估的目光,王大山咳咳兩聲,不好意思地給自己找點台階道:“剛開始對付的幾頭老豬皮太厚了,中了幾箭都沒倒,年輕的缺少經驗,吓壞了。”
後面的不用說,反正結果都一樣。
朱令儀其實也不是追究個啥,畢竟跟她也沒多大關系,于是道:“來看大青騾子?剛有人在挑,統共就兩頭,我山裡也沒幾頭,20兩不還價,先挑先得。要是去衙門上戶,稅錢各付各的。”
那人一聽立馬拉緊自己選好的騾子,警惕地看着王大山,不給他們靠近,一副“這個是他的了”樣子。
獵戶們才不管這些呢,又沒付錢,幾個人圍着兩頭大青騾子看得仔細,朱令儀又把剃頭張介紹給他們,有啥可以互相參詳。
那客人買大青騾子是打算拉腳兒跑趟子掙錢的,不然也不會肯出二十兩的投入,一般人家真拿不起。
又擔心王大山幾個買騾子跟他搶未來的生意,一時糾結得很,好在聽了一會兒,知道是打獵跑山馱獵物啥的,才放下心來,再不猶豫,趕緊付錢牽着騾子去邊上看熱鬧了。
獵戶們是幾個人合夥買,他們平常就一起打獵,不論多少都平分獵物。能堅持這麼平分的合夥人并不多,但這幾個恰恰是。不計較誰出力多少,貢獻多少,能走到一起的又堅持這麼久的,都是明白人,不明白的早拆夥出去了。
二十兩銀子五個人平分,每個人攤的就不算多了。很快,他們也沒得選了,隻把剩下的那頭騾方方面面看仔細了,沒問題,還瞪了那前頭緊着交錢的騾子主人一眼,自己方交了24吊銅錢,又約定了哪天一起去縣城給騾子辦個戶。那邊買了騾子的意思意思地湊過來要求跟着一道去。
朱令儀應了,把半簍子沉甸甸的銅錢收起來,又忙着去招呼一個選好了一頭大黃牛的漢子。
如此忙了一通,不到2個小時,除了羊剩下6隻,騾子最早賣光的,牛還剩3頭,4頭毛驢,裡頭有兩頭母的,價格略高些,有些人得先去籌措錢的。不過相信下午縣城那些聽到消息的人過來,這幾頭也不用太久。
=======================
朱令儀瞅着時間差不過了,牽過一頭大山羊在最遠的樁子上單獨栓了,回來對潘屠戶道:“潘老哥,你看這鎮集上有哪家中午能正經開火的,中午咱殺羊吃肉,喝羊湯。”
潘屠戶和聽到這話的人都忍不住熱烈了起來,畢竟這一上午看着人家咣咣咣地收錢,要說心裡不羨慕是假的,好在這個牛馬販子還算做人,給他們搞點湯喝。
潘屠戶擡頭和楊木匠眼神兒一碰,朱少俠先頭把那頭羊栓那麼遠,這是不讓聽見要殺它的意思了。
作為屠戶,老潘比誰都懂這個,畜生也有靈性,提前聽到要被殺,會變得緊張,肉都是酸的。此時兩個人眼神确認:這個朱少俠可不是啥都不懂的牛馬販子。